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感恩,感慨》之二:我不熟悉的香港 [香港家書 2013.6.29]


2010年11月14日寫了一篇網誌文章《感恩,感慨》[註 3],談到教育局要傳統名校,包括英皇書院,由五班減到四班,剝削成績優異的基層家庭學生接受優良教育的機會,很不幸,最近又有名校計劃轉為直資,以高學費把基層家庭學生攔在門外,不久前寫了兩篇文章討論。

今天我在香港電台的「香港家書」節目,以書信形式把這個題目擴闊到整個社會的大局來談,內容也是一個由感恩到感慨的故事,原文如下:


香港家書   2013.6.29

林力、林丰:

你們近來有些甚麼新情況,可以向我和媽媽報告嗎?我們名義上退休了,但是每天都過得忙碌和充實。

你們知道嗎?爸媽出身基層,幸好當年教育制度公平、公正,不論出身,祇計成績,又幸運地碰上尊重公義、貪污絕跡的七十年代,我們得以建立較好的事業和組織完滿的家庭。假如當年的社會不是機會均等,也許你們不會來到世上,又或者你們現在仍然在社會底層掙扎求存。我們覺得受了香港的恩,因此都願意盡我們所能,付出時間和精力,為香港做些有益的事,希望香港的未來更美好。

可惜回歸十多年,香港貧富懸殊加劇,跨代貧窮現象成形,基層的生活質素下滑,工作時間加長,工資卻沒有相應增加,報章充滿謾罵和消極消息,令人煩躁不安。上屆政府把教育塑造成「產業」,貴價名校無錢莫進來,接受教育再不講平等機會,社會流動出現萎縮,另一方面,貪污在政府頂層蔓延,腐蝕政府的管治能力,公義能否彰顯漸成疑問。這個樣貌的香港,不是我熟悉的香港,我非常擔心,活在這個樣子的香港,年青人還會覺得有前途嗎?他們還會有動力奮鬥嗎?

香港為甚麼會這樣? 1997年香港回歸,香港人突然間由寄人籬下變成當家作主,但是我們一向祇顧賺錢,沒有想過會執政,結果是香港政府被商業思維控制,盲目學英美等國家的「小政府、大市場」,在美國,富可敵國的商團騎刧了政府,是路人皆見的事實 [1],政府軟弱,決策利商而不利民,繁榮的果實不合比例地向商團和富人集中,貧富懸殊加劇,此外賺錢至上的市場心態入侵社會的方方面面,引致道德潰壞而有錢就大晒 [2]。人民多見不公義,怨氣積累,惡毒的語言自然到處瀰漫,社會逐步走向兩極化和不穩定。香港的情況,其實是英美兩國的縮影,是一種大勢下的必然。

加上本地的特定歷史背景,帶來複雜的政治局面,多元的角力,無窮的內耗,使香港困在迷霧中,找不到配合新時代的發展方向,歲月蹉跎,在全球的跑道上,我們逐漸落後。

過去一年,梁振英政府上任,社會中的各種矛盾加劇,喧嘩吵鬧變本加厲,急需處理的民生事務深陷在泥沼之中,無法開展。先生不是完美無缺,但是他最低限度勤力,承認貧窮的存在,注意到弱勢社群的需要,對比前任行政長官的怠隋無為和對富豪傾斜,真是天淵之別。

前任行政長官的最大污點之一是房屋,他停建居屋,少建公屋,把土地供應權以勾地表方式拱手相讓給地產商,造成樓價飊升,置業困難,以及大量基層市民被高租金逼遷入劏房,回應社會大眾對住房的渴求,先生上任後,政府取回土地供應的主動權,復建居屋,又積極找地建公屋,雖然我認為他焦點太集中在找地,而忽略了其他的社會價值觀,但是他的努力還是應該肯定的,可惜在報章和互聯網少見建設性的提議,多見尖酸刻薄的批評,究竟大家想他勤力,還是想他游手好閒?

前幾屆特區政府都被香港人罵到天翻地覆,結果先後變成跛腳鴨,香港原地踏步,白白浪費了十五年。本來高質素和熱心服務的公務員隊伍,也被罵到人仰馬翻,士氣低落,前線人員軍心渙散,資深人員在等退休,長此以往,服務質素一定會下降,大家想想,祇罵不讚有用嗎?

如果香港人對用心服務社會的人,祗有打擊,毫無感激,在可預見的將來,公眾事務人人卻步,剩下存心以權謀私的人加入政府,這樣又豈是香港之福?

願望香港人多些互相關懷,多些互相欣賞,給香港一個祥和的氛圍,大家都開心一些。

又願望社會維持機會平等,讓所有人得以一展所長,讓青年人有前進的動力,這樣香港才有美好的未來。

我知道今次說話的內容比較沉重,不過香港是我的家,我實在太擔心這個家的變化。

林力,林丰,香港也是你們的家,希望你們以各自的專長,為香港作出貢獻。

祝生活安好!

老豆

2013629

1  Jeffrey Sachs: The Price of Civilization – Economics and Ethics after the Fall.  The Bodley Head, London, 2011.

2  Michael Sandel: What Money Can't Buy -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 Farrar, Strauss and Giroux, New York, 2012.

註3 2010年11月14日網誌《感恩,感慨》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理性討論,不要射錯箭靶


今早聽電台的聽眾打電話發表意見節目,有一位聽眾說,他不喜歡這個政府,但是忍不住要說句公道話,他說現在豪宅屋苑的位置,從來都是在垃圾堆填區的側邊,一向都有臭味,是先有堆填區,後有屋苑,不能說堆填區故意建在豪宅屋苑的旁邊。這位聽眾能把個人愛惡放下,就事論事,反映出高度的公民水平。

前幾個星期,我參加了一場有關堆填區的聽證會,聽到當地屋民尤其是有關屋苑住戶,講述他們生活在臭味中的苦況,很為他們難過。他們在會上訴說了具體情況,有節有理,不搧情,不衝動,同樣地反映出高度的公民水平。

這個社會要向前走,必須倚靠眾多市民以情以理去討論各種公共事務,在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後,由政府協調平衡,在公眾長遠利益的前提下,作出合情合理的政策決定。觀察上面兩個例子,我覺得香港的公民社會,已經趨向成熟,政府宜多組織活動,讓大眾得以在具體的政策討論中,發揮他們的高階公民水平。

話雖如此,報章報導,也有個別人發表不合情理的言論,例如:「最衰是政府,在堆填區旁邊竟然讓發展商繼續起樓,我們是納稅人要飽受折磨,政府好不負責任。」,
「條馬路、對面山又臭,垃圾車又多,政府應賠錢俾我們居民搬走。」。 [註1]

他們矛頭指向政府,而不是「發展商」,他們可能忘記了是發展商賣樓給他們,2009年有報章報導該地有臭味,還被地產商高層激動地要求「不要專揀我哋來寫」,在同一場合,地產商高層還說了流傳多年的名言去形容該樓盤:「那兒一片綠色,真係靚,令人心曠神怡,唔知幾好!」另一高層又說他日日夜夜都不知去了多少次,該處「空氣清新,個個住得開心」」[註2]  似乎與現在居民形容的情況很不一樣,最近高登討論區都有討論,大家不妨去看看。矛頭是否不應該指向政府?

我聽過有人說事件牽涉政府規劃失當,我不掌握當年的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材料,無法評論,但是說到底樓是發展商賣出去的,「心曠神怡」、「空氣清新」清楚記錄在案,有關屋苑的居民是否應該聚焦在當年可能被某些人誤導?是否應該向他們追究和索償?

現時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確在人住在堆填區附近,政府無法避免要取採能力所及的措施,減少對居民的影響,另一方面,有關屋苑的居民和業主,必須認清過程中誰用了魔術把他們弄到該處,並且向魔術師追究。

凡事都把矛頭指向政府,有時會射錯箭靶,宜用理性討論,讓成熟的公民社會透顯。

理性討論是社會進步的基礎,願望社會向這個方向發展。

不要射錯箭靶。

[註1]  星島日報6月22日

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

三個垃圾堆填區 - 其他十五區可以笑嗎?


面對堆填區即將爆滿,政府建議擴建現有三個垃圾堆填區,其他的十五區可以笑嗎?

香港人每天製造大量垃圾,雖然回收率接近五成,但在沒有焚化爐的情況下,剩下每天約一萬噸垃圾要直接運往三個堆填區,丟在舊垃圾之上,一層又一層地堆高,由於垃圾不像堅硬的石屎,不可以用來建造垂直的垃圾大廈,祇能堆建成垃圾山,周邊的斜坡不可以太陡峭,否則發生山坡倒塌時,垃圾「飛流直下三千尺」,橫衝直撞,場面既滑稽又恐怖。由於堆填區底部的面積有限,當垃圾山填至某個高度,受到斜坡陡峭度的限制,便不能再堆高,這個時候就是「堆填區爆滿」。

歸根究柢,垃圾來自全港十八區的所有人和工商行業,我們所有人生活中難免都會製造垃圾,而工商行業製造的垃圾,都是為了服務香港人的副產品,所以堆填區爆滿是全體香港人的共業,十八區都有份

大家必須注意,「政府」不是魔術師,不曉得把垃圾以魔術變往宇宙中另外一個世界。就算現在立即大力扶持回收業和決定建焚化爐, 回收業的增長需要以年計的時間,而焚化爐更需時十至二十年,偏偏垃圾不等人,天天在增加,三個堆填區爆滿在即,遠水救不了近火,未來幾年回收和焚化爐都來不及解決眼前的急症,大量垃圾物質不滅,不放在這裏,就要放在那邊,總要找一處地方安置,這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怎麼辦?。

前兩屆政府的廖秀冬局長,離任前訂定和公佈了《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 2005-2014)》,清楚指出垃圾問題既嚴峻又急切,三個堆填區很有可能在2015年或最遲2020年飽和,必須採取果斷措施,促進源頭減廢,提高回收,目標是2014年把棄置於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總量減少到原來的25%以下,廖局長尤其注意到在都市固體廢物這件事情上,由於市場失效,「小政府,大市場」的原則是行不通的,政府本身必須有所作為。

可惜2005年特區政府換了頂層領導,此後沒有採取切實的行動開展《大綱》內的工作,蹉跎了七年,一路把垃圾問題掃到地氊下,眼不見為乾淨,形勢發展到今天,上屆政府領導拍拍手走了,差一年便到2014年,垃圾減量遠離目標,地氊再藏不下,垃圾滿城逼在眉睫,現屆政府上任才一年,無毡無扇,神仙難變,沒有魔術把垃圾變走,眼前毫無選擇,惟有把原有的三個堆填區擴大,作為緩兵之計,實在是一件非常無可奈何的事,大家評論三個堆填區這個議題時,了解事件的歷史背影是十分重要的。

在我來說,我的垃圾為三個堆填區附近的人家帶來種種不便和困擾,心中真的覺得有點愧疚,但在「區」這個層次,有這種感覺嗎?其他十五區的香港人覺得不好意思嗎?大家可以袖手旁觀,甚或慶幸堆填區不在自己的區或自己家門之外嗎?可以繼續不斷購物(轉瞬間化為垃圾),繼續用完即棄,繼續年年室內裝修和換傢俱,繼續眼闊肚窄製造剩食廚餘等等嗎?

我很擔心,如果堆填區以外的十五區居民,見到堆填區擴建在他處,對他們沒有負面影響,會安於現狀,沒有動機去減廢,結果堆填區擴建反而竉壞香港人,垃圾製造量超越以前,不久又回到堆填區爆滿的境地,惡性循環將永遠纒繞香港人,最終可能要十八區每區一個堆填區,到時眾人後悔已晚。

今次堆填區擴建,祇可視為沒辦法中的辦法,將來一定不可以把擴建堆填區視為解決垃圾的唯一辦法。政府必須另覓蹊徑,以實際行動開展宣傳和教育工作,推動全民減廢、回收再造、焚化等,多路並行,務求以整全的綜合方案,根治垃圾問題

讓我告訴大家,理論上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案,有垃圾也不用擴建堆填區,就是政府宣佈從今天起,規定所有人負責自己製造的垃圾,不准丟出家門,不准丟在路上,而要各自在家裏處置,採取甚麼方法政府不管,總之自行了斷。你不要以為這是天方夜談,其實這個方案完全符合「小政府」、人人平等和人人是自由人的思維,但是你能想像跟自己的垃圾長期生活嗎?

估計大家都會說「不可能」,是的,我們都想自己有潔淨的家,但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把全港十八區的垃圾集中到三個堆填區,自己過着開心寫意的日子,不必擔憂垃圾在家堆積,卻要人家接收我們的消費行為所製造的垃圾,承受這些垃圾附帶的臭味和健康憂慮,大家看到此中隱含的社會不公義嗎?在香港這個強調公義的社會,我們能無動於衷嗎?

希望大家清楚認識,三個堆填區附近的居民承受了因我們的垃圾而起的惡果,是在成就香港百萬計的潔淨家庭。促請大家在擴建堆填區事件中,不可以置身道外,竊竊偷笑,甚至幸災樂禍,而要鄭重感謝受堆填區影響的人們,為我們的樂承受了一定程度的苦。

為了表示我們對堆填區附近居民的歉意和敬意,我們可以做的事很多,關鍵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出大氣力減少製造垃圾,例如購物限於生活需要,而不是盲從廣告或潮流,見甚麼就買甚麼,避免買了其實用不着的東西,轉眼間就淪落為垃圾,還有買餸不超買,煮餸不超煮,出外用饍點菜不超點,吃不下帶回家留待下一餐,總之就是不製造可避免的廚餘,一句到底,簡樸生活,不做消費主義的奴隸,以英文說是:Buy for need; don’t buy for want

讓我再說一次,垃圾問題是全體香港人的共業,冀望政府單打獨鬥或倚賴神奇的魔術去解決問題,沒有對症下藥,是註定失敗的。必須我們所有人主動投入減少垃圾的行列,才是從根本處着力,再配以政策和科技,始有機會找到可持續的方式,長遠解決香港的垃圾問題。

全港十八區的人們都要深思眼前垃圾問題背後的基本原因,並且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盡量不產生垃圾,一齊為香港的美好未來出一分力

堆填區有三個,其他十五區不可以笑,因為大家都是禍根,而且將來堆填區可能就建在大家的門口

附記: 

由擴建堆填區,談到全體香港市民要為潔淨家居作出生活上的改變,其實從一個側面反映,現代以消費為核心的生活模式,以及相連的以錢為中心的價值觀,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人類再不改變的話,會走到的人類生死存亡的邊緣。

近數十年來,人類走了一條岔路,消費主導的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包括香港蔓延,除了製造垃圾,還製造了空氣污染、氣候變化、食水匱乏、食物安全、城市人煩躁不安、富國剝削貧國、富人剝削窮人、大商賈為利是圖、社會道德淪亡、不公義的事層出不窮等數之不盡的問題。要走出目前全球面對的一塌胡塗,要點是大家醒覺消費主義的惡,在生活中跳出它的框框,輕物質而貴精神,在簡樸的生活中建立開心的人生。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7月4日研討會:第三條跑道是金疍還是大白象?


7月4日下午7時至9時,我和鄭經翰、余遠騁和陳文鴻在理工大學的一個研討會從不同角度討論,歡迎關心第三條跑道的朋友出席磋商。

詳情和網上報名請到:

http://cbc.polyu.edu.hk/tc/Seminar/2013/2013-07-04.htm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香港電台香港家書:有關直資學校的好文章


2013年6月15日香港電台香港家書節目,播出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客座教授曾榮光,對補助學校和津貼學校轉為學費高昂直資學校的分析,值得大家細看,閱後會自會明白最近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擬轉直資遭到強烈反對背後的深層次社會原因。

該校校董和校長把反對轉直資的舊生或社會人士,簡化為思想狹隘和沒有世界視野,心中大概視他們為思想落伍和追不上時代的人,他們眼中祇有 $ $ $,根本不理解辦教育的基本目的,以及以貴學費把基層家庭子弟攔在傳統名校之外的社會不公義,或者他們真的相信「有錢大晒」,公義在他們心中一點都不值錢。

幾十年的洗腦令不少香港人在潛移黙化中接受了「有錢大晒」的概念,人生目的是努力賺錢,希望自己加入「大晒」的行列,可惜現在基層的人靠接受教育改善生活的願望,正受傳統名校貴價化逐步摧毀。

是時候反思「有錢應否大晒」,以及「有錢大晒」對香港社會造成的傷害。

在我來說,有錢不可以大晒,有錢不可以騎在社會公義之上。

把窮人趕絕之日,世上也無富人。

香港電台香港家書連結: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presenters/programme.php?name=radio1%2Fhkletter&d=2013-06-15&p=1085&e=221927&m=episode

Podcast 連結:
http://podcast.rthk.org.hk/podcast/item.php?pid=42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半世紀的天文台緣份 – 懷念鄔遠洪先生


昨晚去了殯儀館,跟前天文台同事鄔遠洪先生道別,我和他1963年初次見面,到今年2013年剛好半個世紀。

天文台的同事稱呼鄔先生為「大鄔」,因為他的弟弟也在天文台工作,他是大哥,而且鄔先生體型健碩,「大鄔」之名當之無愧。

我認識大鄔,源於我中學時參加童軍,19638月我報考「觀星者」專章,考官正是鄔先生,首次接觸覺得他很平易近人,沒有因為是考官而咄咄逼人,他讓我這個童軍新仔在壓力較低的氣氛下完成考試。那時我自學天文和觀星不久,對學科的掌握不算扎實,但是他很寬容,給我合格,他簽署的專章證書我保留到今天(見下),順便一提,在證書上副署的是英皇書院老師何子樑先生,時任第五旅旅長。

1963年8月9日鄔遠洪先生簽署的觀星者專章證書

五十年前考取的觀星者專章

大鄔對我的影響大概是他自己無法想像的,在我們會面的閒談中,我問他到天文台工作,需要甚麼資格,他說中學畢業和物理科良好可以當科學助理,不過他多加一句,如果勤力讀書,取到好成績和進入大學,畢業後可以擔當科學主任,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人告訴我讀大學的可能,在此之前,我祇知道中學畢業後要到社會工作。

在大鄔眼中,祇不過隨心多說了幾句說話,在我則是心中打開了一扇窗,看到從未見過的遠景,恍然見到人生的另一可能,由這個時候開始,我以進入天文台工作為目標,讀書選科都以此為主要考慮,中五會考主要是文科得到優異的成績,但是為了天文台這個方向,中六選了理科,進入香港大學選了物理和數學,到外地進修選了氣象,回港教書一年之後,也即是考取觀星人專章後十一年,進入天文台工作,完了少年的夢。

這個故事我時刻記在心中,不斷提醒自己,在與少年朋友交往時,要多用心,多給他們鼓勵,多談真善美的重要,多指出人生的種種可能,多幫助他們認識香港以至全球的宏觀情況,我們不會知道,哪句話會影響聽者的一生,因此我們必須時刻小心,確保他聽到的是為他增添正能量的語言。

我相信祇要從心出發,我們定能會為少年朋友打開一扇面向遼闊世界的窗,讓他們看見未來之路,讓他們活得有方向,成長後活得順心和精彩,也許我們一生影響得到的人屈指可數,但是就算祇有一個,我們也算對人類的傳承作出了貢獻,自己也就活得更開心,更有意義。

大鄔,半世紀前你給少年的我的提點,讓我得以在天文台的大家庭渡過了三十多年的愉快時光,以及為香港做了一些有益的事,令我一生開心,謹表衷心的感激。

懷念。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直資中學政策:再談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擬轉直資


最近在報章報導中,注意到有上屆政府教育局政治任命官員(以下簡稱「上官」)接受訪問[註1],他的說話內容正好讓我們認識支持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轉直資的人的想法,突顯富貴階層認為靠錢可以打尖,以及忽視人人應有公平機會接受良好教育的心態。香港甚麼時候「發展」到有錢便可以不守秩序?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徽
校董會是否失去了百年積累的「信」?

上官說:直資制度容許有能力、有教學理念、想用不同方法嘅學校,去照顧小朋友讀書,有乜嘢問題呢?

如果直資中學祇收官中和津中一樣的學費,繼續循統一派位機制收生,祇是在教學理念或教學方法走創新的道路,沒有人會覺得有問題。

可惜現實是:全港學校之中同時符合「歷史悠久、校風良好、成績優異」三項條件的中學(以下稱為「名校」)為數不多,過去幾年一間又一間化身為學費高昂的直資中學,基層家庭的子女被拒諸門外,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憑個人的優異成績和靠以成績為基礎的公平派位制度進入這些學校,他們接受名校教育的機會無端被剝削,這就是問題。香港多年來頼以成功的特點是:不論出身,祇論表現,同學們可以接受良好教育,並藉此改善家庭的生活水平,有這樣一個背景,香港才會人人努力,令社會整體向上。將名校變成富人俱樂部,是腐蝕香港頼以成功的根基。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擬轉直資後的學費是一年三萬多元(原本說四萬多),這就是問題。

上官說:(回應記者提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初定每年學費約3萬) 「我唔同意,如果你批評直資學費貴,你唔好淨係抽嗰幾間,唔該你抽埋全部5,000蚊以下嘅直資。

這是混淆視聽,人家在談名校變成學費高昂的貴族直資中學,會造成基層子弟無法入讀的問題,沒有說過學費低廉的直資中學有問題。

上官說:「你個demand都唔同,你個supply就跟住唔同,你唔可以規劃每區有幾多間直資、津校,我認為咁係非常之唔健康,香港從來唔係規劃經濟。」

這位先生(和他的同道)明顯地認為辦教育是一盤生意,是經濟活動,由市場力量(需求、供應)支配,這種想法正是直資制度出現問題的關鍵所在。但是教育是民生的一部份,是政府功能的一部份,不是商業買賣,不可以讓「經濟」的魔掌伸入不屬於它的領域,否則有錢人的子女搶佔了入學的優先權利,付不起錢的人要讓路,是搞亂社會秩序,是重大的錯誤,情況等同政府出售高價的特殊車牌,讓富人車主可以在繁忙時間在快線超速飛車,而其他人要乖乖地擠在慢線塞車 [註2],「經濟」會說這是由供求決定的,但是這樣做等同讓有錢人明目張膽地破壞社會秩序,會嚴重腐蝕社會頼以運作的「公德心」,健康的社會不能接受!

我們理解教育制度引入直資學校概念可以讓學校多元化,給香港小學生升中學時,可以在多元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中有多些選擇,但是前設是他們不會因為家庭財富水平較低而少了選擇

我們十分反對的是傳統名校變成學費高昂、令基層子弟可望而不可即的貴族直資學校,以高學費篩選學生,剝奪基層子弟接受良好教育的公平機會。

如果轉直資後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祇收官中和津中一樣的學費(或者免費),繼續循統一派位機制收生,祇是在教學理念或教學方法走創新的道路,沒有人會反對。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辦學團體和校董會願意嗎?

香港人和香港政府可以(或願意)讓富人走快線和超速嗎?


[2] 例子摘自 Michael Sandel 著作: What Money Can't Buy - The Morel Limits of Markets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直資中學政策 - 由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談起


很意外知道聖士提反女校計劃轉為一年學費數萬元的貴族直資學校,心痛啊!

我的母校英皇書院在聖士提反女校附近,所以七年中學階段,時常見到穿着藍色長衫的女孩在學校門前經過,兩間學校間中也有聯合活動,例如組成混聲合唱團參加校際比賽。

印象中藍色長衫代表着簡樸和自信,不過後來更知道藍色長衫背後代表着一種平等的概念,招收學生不論家庭背景,而且學生回到學校就是一樣的同學,接受一樣的教育,同時認識來自多元階層的同學,讓同學們的成長更為扎實和豐富。



早在1930年代,聖士提反女校就提倡普及教育,不論是有錢女還是妹仔,都同樣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近百年來,聖士提反女校的大門向全港的女孩子開放,不論他們來自甚麼社會階層。

今天校方提出轉為學費高昂的貴族直資學校,除了違背百年傳統,同時也違背了教育的基本原則,即是有教無類,「無類」包括不計較學生的家庭背景。能夠由升中機制派來的學生,都是成績較好的同學,為甚麼要以高昂學費把他們拒諸門外?

港島中西區是直資學校政策的重災區,已經有數間傳統名校轉為直資學校,加上唯一的官立中學英皇書院在不可理解的情況下被減了班,中西區基層家庭的子女不管多努力,進入歷史悠久、校風良好和成績優異的中學的機會愈來愈渺茫,我們這一代人可以透過勤力苦學去改變人生的故事,看來已沒法重演,為甚麼香港這個富裕的社會,沒有進步,反而出現如此不幸的倒退?實在令人失望啊。

上屆政府迷信「市場力量」,靜靜地把教育推向產業化,把市場概念錯誤地引進到「教育」這個原本不屬於經濟的範疇,結果傳統名校一間接着一間地轉變成貴族直資學校,把學費提高到一般平民百姓無法負擔的水平,變成「有錢有得讀,冇錢莫進來」的局面,這些直資中學實際上變了「地位商店」,中一的學位變成經濟學裏的「地位商品」positional goods ,由社會富裕階層佔有了,平民百姓則可望而不可即。

長此以往,富裕家庭的孩子因為在讀書方面佔了優勢,成長後繼續成為社會的上層,於是出現「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人會打洞」的現象,基層家庭的子弟因為家裏沒錢進不了這些學校,以教育改變人生愈來愈難,不公平啊。

我認為教育絕對不能視為「產業」,而要視為孩子不論出身都有平等機會得到的培養。把教育變成產業,是以富貴取代平等機會篩選進入中學的學生,有違教育的基本原則。

目前由直資學校政策衍生出來的「教育產業」,明顯地向富裕階層傾斜,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公義,政府應盡快檢視「直資學校政策」,提出新的方向和內容,例如:凍結直資中學的數目,指定直資中學的三成中一名額由統一派位機制派送學生等

直資學校享受了政府按學生總人數計算的大筆津貼,不可能祇有利益沒有責任,這個不正常的現象,來到今時今日,是大眾所不能接受的,政府必須注意和加以糾正。

中西區是直資學校政策的重災區,聖士提反女校不能貴族化,英皇書院作為基層家庭男孩子教育方面的「安全網」應該增加名額,否則是對中西區孩子的嚴重不公。

[註:有關藍色長衫和「早在1930年代」一段,資訊來自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直資關注組的臉書專頁。]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直資關注組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