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大話冚大話」 - 我們可以相信機場管理局的「三跑」?

昨天(2015年1月28日)蘋果日報報道了2013年一宗機場行李失竊事件,讓我們看到機場管理局的講話文化(註1)。
來源: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8/19019482
過去一、兩年第三條跑道項目的事態進展過程中,也有例子反映機管局的強大誤導能力!

201454機管局代表在香港電台節目說:「2001年貨運量是207萬公噸,2013年是412萬公噸,上升99 %」,用來說服香港人興建第三條跑道有迫切性,但是他們隱瞞了以下事實:

1. 2013年的貨運量對比《總綱計劃》的設計貨運容量900萬公噸,連一半都不到。

2. 2010
年至2013年前後四年貨運量停滯不前。

來源:機管局2013/14年度年報

航空貨運界的朋友甚至向我說,公司正在思考怎樣有秩序地結束香港萎縮中的業務。機場的實際數字顯示,藉貨運來推三跑,簡直是當香港人白痴。

機管局存在結構性謊言文化,事實已經證明了,不惜犧牲自己員工去換取機管局的面子(行李失竊事件中依公司指示辦事的員工,事後反而被訓誡以平息投訴),更是可恥。

這樣的機構力推三跑,你能信頼嗎?

你怕不怕香港庫房最後被它犧牲,用來換取高層的優厚花紅及某些集團的龐大盈利?

這兩天地鐵忽然有巨幅機管局廣告,跡象顯示將有大動作,大家必須「吼實」三跑的最新動態,以免繼續被矇騙誤導。快去 FB 《人人監機會》給個 LIKE ,以免錯失消息:   <https://www.facebook.com/pawhongkong?fref=>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擔心:第三條跑道強闖行政會議?


有點擔心第三條跑道會短期內強闖行政會議。

去年聽說機管局力推三跑項目,得到環境許可證之後,原本計劃立即向行政會議提交工程上馬的議程,後來碰上佔中,時機敏感,稍為擱了一下,現在佔中告一段落,恐怕他們又蠢蠢欲動。

過去一年,我和其他團體先後提出多個質疑,包括:社會成本、跑道假飽和、替代方案、空域局限、機管局低效運作和錯誤政策等,但是機管局長期頼皮,以含混的語言把質疑掃到地毯之下,沒有正面回覆,政府官員則三緘其口,總之盡量不惹起市民注意為上。

機管局對於關鍵性的空域局限,只說將來自會解決,但是高鐵的「一地兩檢」教訓深刻,三跑不可重蹈「邊建邊談」的覆轍,否則跑道建了會發現天上沒有航道,成為超巨大白象!(註1)。

我認為三跑千億超大工程項目絕不可以現在匆匆上馬,三跑不可以簡化為「應付航班增加的工程」,事涉巨資及大規模填海,茲事體大,行政會議就項目作出決定之前,必須見到項目在社會上經過多學科和具深度的論證,形成對相關複雜問題的認識,以及對項目是否值得支持的共識,否則行政會議不可能作出洞察和深思的決定,取得對香港公眾最大的利益,也可能因為矛盾沒有處理好而製造紛爭。

為了令社會人士多關注和多了解三跑牽涉的深層次矛盾,人人監機會成立了,聯繫關心三跑的人士,不時提供最新的三跑信息,組織研討會讓各方觀點多作交流,逐步提高社會對三跑項目牽涉的深層次矛盾的認識,以及由此凝聚怎樣向前走的共識,到時行政會議處理三跑議題和作出配合香港真正需要的決定,便會水到渠成,社會也可避開另一個製造對立和撕裂的話題。


按此連結去《人人監機會》
關心三跑的朋友請馬上去 Facebook 頁給一個 LIKE,以及廣傳朋友,讓我們向政府和社會展示我們反對三跑在糊裡糊塗的情況下蒙混過關,為未來的香港人製造不必要的大白象及可能無法承受的財政負擔。香港的年青人會給一萬甚或十萬個 LIKE 嗎?

《人人監機會|Facebook PA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whongkong?fref=ts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死亡遊戲 – 第三條跑道與深圳機場的空中衝突


香港機場管理局大力鼓吹興建第三條跑道(下稱「三跑」),但是由始至終向香港公眾甚至政府高層隱瞞了一件關鍵事實:三跑使用的北飛航道會把飛機送去與進出深圳機場的飛機碰撞的危險位置。

機管局醞釀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製造一場死亡遊戲,讓我把事實展現在大家眼前。

鳴謝:機場發展關注網絡

上圖藍色線是進出深圳機場的航道,黃色線是專家顧問規劃從赤鱲角機場向西起飛的飛機北轉進入內地的航道,兩條線在淇澳島上空重疊(圖中的圓圈A),在這個位置兩條航道的飛機高度剛好都是4,900英呎左右(1,500),可以算碰個正着,當然我們可以祈禱飛機不同時間飛過而避過撞機慘劇,但是這個死亡遊戲我們願意玩嗎?又或者我們可以強迫深圳機場一起玩嗎?

藍色的深圳機場航道早已存在,按國際航空慣例,航道、航線等先到先得,香港沒有特權要求人家讓路,為了航空安全,後果是三跑道系統這條北飛航道不能實現,即是說,三跑沒有向西起飛的功能

再看兩條紅色虛線,圖中標記為「緊急復飛 1」和「緊急復飛 2」,前者是從東面來的飛機在三跑下降出現問題時緊急加油重新起飛所用的路線,在圓圈A與深圳航道重疊,後者是從西面下降碰到同樣情況時所用的路線,在圓圈B與深圳航道重疊。

在兩個重疊處雙方飛機的高度差距不足1,000英呎300),也是一場死亡遊戲,根據航空安全要求是不容許發生的,即是說,飛機不能在第三條跑道下降,不論來自東面或西西
           
如果我們不玩死亡遊戲(相信大家沒有異議),第三條跑道只剩下向東起飛的功能,於是花一千多億港元興建的三跑最多只有完整跑道功能的四分之一。我們講「最多四分之一,是因為飛機向東起飛的話,三跑不能獨立運作,而必須看另外兩條跑道有否飛機起飛,因為畢竟民航機安全第一,不可以像戰鬥機進行花式表演般三架一齊起飛,以免發生危險。說到這裏,大概大家明白為甚麼三跑連四分之一條跑道也不如。

全港市民要問自己:可以笨到容許機管局花香港人以千億計的金錢去建四分一條跑道?

機管局有責任立即向香港全體市民和政府講清楚:它是否在為香港人製造死亡遊戲?它知道有圓圈AB的撞機死亡陷阱嗎?

機管局必須把問題公開解釋,不要硬是叫我們相信三跑建好後,問題會自我消失!

鄭重鳴謝:前民航署署長林光宇先生首先揭示這個關鍵問題,見20141119信報文章《香港機場的「第三條出路」》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郊野公園阻人上樓」歪論又來了


「郊野公園阻人上樓」歪論又來了!

施政報告第72段說:「為了改善環境,把大量土地規劃為非發展用途,包括郊野公園… …造成了近年房屋供應嚴重不足。」說法奇怪。

郊野公園存在了近四十年,怎可能「造成了近年」的問題?

75段又說:「…. 城市規劃和土地供應,不應只顧及有能力以高價置業的人,更要照顧因房屋短缺而面對住屋困難的普羅大眾

兩句話加在一起更難明白,郊野公園交通不便,沒有就業機會,根本不宜普羅大眾居住,興建公屋新城只會出現愁城困坐,居民孤立無援,製造人間悲劇社會問題,我們以前受過的痛苦教訓(註1)還不夠嗎?還要再重複?郊野公園建樓房,只可能是低密度豪宅,供有車出入的人家購買和入住,實質上「只顧及有能力以高價置業的人」。

郊野公園像興建公屋的地方嗎?
哪裏有工作?怎樣上班?九唔搭八!
把郊野公園與房屋供應對立,是一個假命題,就像我昨天出席的電台節目名稱:「九唔搭八」。

大家注意:「郊野公園阻人上樓」歪論長期一年半載便重複出現,是故意令反對侵蝕郊野公園者身心疲累和喪失鬥志的經典技倆,我們必須堅持次次反擊,以「民間意志」對付「$$意志」,否則稍一不慎,講得多的東西會變為事實。

註1:原文有些讀者不知道是甚麼意思,謹略加說明,屯門和天水圍新市鎮初建之時,交通不便,就業困難,社會服務支援不足,都出現過多宗家庭事故,部分演化為社會觸目的悲劇,天水圍更一度被稱為「悲情城市」。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削郊野公園建屋話題,始終有人咬住不放


新年伊始,謹祝大家身體健康,更願望郊野青葱、天空蔚藍、大海生機勃勃!

香港人飽受生活壓迫,郊野公園的重要功能,在讓香港人有一處敞開胸懷之所,在安寧與祥和之中,呼吸天地的靈氣,重拾做人的能量。

不過有些人眼中沒有人性、靈性,只有「經濟」、「金錢」,總是在打郊野公園的主意,新界的平原到處是土地他不去想,卻偏要講向郊野公園要地建屋,「解決房屋問題」。

某局長念念不忘寫網誌,某經濟教授新年一開始就立即寫文和應,文章說:「這裏只集中討論公園問題,便可知某些港人的思維是如何愚蠢」,一番假設之後得出「每人到訪郊野公園一次,其背後的社會成本是23,040元」的數目,更指「不去考慮將來可發展部分的郊野公園,卻是墨守成規的蠢事」。講道理無妨,形容人家「蠢」則似乎過份了吧,有失學者風度,而更像惡人的打手。

經濟教授的文章只談社會成本,完全忘記了談郊野公園的社會功能和利益,如果他是學生交論文功課,故事只說一半,既沒有做學問的人應有的謙恭,又沒有學術文章應有的客觀和整全,恐怕50分也拿不到,會得到「肥佬」的下場,不知道這樣又算不算「蠢」?!    [想看不合格文章可網上搜尋「某些港人的思維是如何愚蠢」]
 
這裏會建公屋嗎?不要騙人啊!
最後要提醒教授,郊野公園雖然風景優美,但是基本上是山區和集水區,交通不便,沒有就業機會,會建樓給基層市民住嗎?大概最後只會「淪為」低密度住宇或別墅區,由少數人的一次性金錢付出奪去大多數人享受自然美景的永遠利益,教授有想過嗎?這是哪門子的經濟?你知道你在為甚麼人謀利益嗎?

*      *      *      *      *      *      *      *      *      *      *   

郊野公園的社會功能,可參看綠田園基金的文章《郊野公園的美德》 http://producegreen.org.hk/en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