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小犬襲港:風球能醫百病?


小犬襲港期間,機場出現旅客滯留的情況,有言論稱與九號風號發出的時間有關,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在報章發表文章,提出問題「港鐵為何不考慮實際天氣情況而決定停止服務」。其後有議員問:「點解八號風球要停工停課,唔係『考慮實際天氣決定安排』呢?」,又稱「如果個個都自己睇天決定,咁要天文台嚟做咩呢?」

鳴謝:香港01

議員言論很火爆,不過反映對風球制度的一知半解。

風球制度來自沒有電話、沒有互聯網的時代,目的在讓全港市民有簡單易明的信息,及時採取防風措施,保護家園,減少傷亡,制度的作用在動員社會盡可能最多的人作出有效的備災和減災行動,因此它的主要作用在「停工停課」,還有一個因素是無數市民跨區上學和返工,不可能銅纙灣停工而元朗不停工,也不可能九龍停課而荃灣依舊上課,否則世界大亂!

現代社會結構複雜,各行各業功能各異,受天氣影響情況各有不同,一個風球號碼怎可能解決所有行業的問題?把風雨中出現的混亂或不便歸咎於風球,不是卸責的話,就是抱持以為「風球能醫百病的古老觀念,欠缺對風球根本性質的認識。

具體談鐵路運輸,強烈側風影響在露天部份行走的車廂,因此確有需要在超出安全指標時停止運作。根據我的記憶,在興建赤鱲角機場和機場鐵路時,天文台向有關部門指出選址存在風切變和側風的風險,以及提出鐵路系統應該安裝風向風速儀器,監察沿線風力,以策安全

就風切變而言,天文台在機場空域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創新工作,為赤鱲角機場建立了世界第一的風切變預警系統,保障飛機安全升降,解決了大嶼山群峰製造湍流和風切變的問題,至於機場鐵路究竟做了甚麼與側風有關的研究或監測工作,我就不知道了。

岑前台長提出的「港鐵為何不考慮實際天氣情況而決定停止服務」,與興建機場時天文台提出的建議是貫徹始終的。港鐵有資深工程師,熟悉鐵路運作的天氣極限參數,只要適量沿線布置風向風速儀器,完全有本事掌握側風情況和據此判斷應否停駛,毋需看風球的面色,這是鐵路專業的範疇,天文台插手是不恰當的,是錯誤的。

大家或者有興趣知道,青馬大橋安裝了風向風速儀器,並且根據儀器讀數決定封閉露天車道或全橋封閉,而不需要與天文台發出的任何警告信號掛鈎。這是由設施管理者根據實地氣象資料作出運作決定的實例,不是天文台卸責,而是因為全港各地有自己的微氣候,由相關設施人員監測實地情況和作出業務決定是最實際和貼地的,如果硬性規定全部由天文台管理,一則侵犯管理設施工程人員的專業範疇,二則恐怕加十倍人手也做不了。

天文台已經將全港氣象資料公開在網上,在 IoT 時代,在智慧型城市時代,任何行業均可利用這些資料,為自己建立風險管理系統,有需要的話,相信天文台的專家們樂意提供氣象專業意見支援設計相關系統(註1,但是要天文台在颱風襲港時指點鐵路以至個別機構甚麼時候停駛、停航或停擺,則屬於越俎代庖,是對各相關專業的不尊重,是粗糙和魯莽的想法。

時代變了,不能再停留在過去一波定天下的化石思維,各行各業都必須檢視服務需求與天氣風險的平衡,及早制訂用好天文台公開數據的風險管理系統,支撐種種應對預案,如果有自身的特殊考慮,包括地理和行業性質,則應該安裝實地氣象觀測儀器,作為本行業專業決定的基礎,IoT 時代,一點難度都沒有,做不做只視乎擔當與決心

倚靠「風球」解決所有問題,是恐龍思維,用好天文台公開資料,用好 IoT,以在地氣象資料和各行業本身的專業知識解決在地問題,香港才能成為真正的智慧型城市。

1     在興建昂坪360吊車系統時,天文台也提出了安裝風向風速儀器的建議,甚至主動提出願意協助,不過對方聲稱「我們知道吊車的所有東西」拒絕了,後來卻發生了吊車在強風中運行出現危險事故,事後天文台深入調查發現吊車公司的風速系統計錯數!最終由天文台人員教吊車公司怎樣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