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甚麼是濕地 – 推動人工島人士必讀



自從我撰文(註1)指在大嶼山東部海面填海造地建造巨型人工島有違中央治國新理念之後,有文章形容我是「廢老」和「堅離地」,又指我「歪曲中央政府本意」,前兩點我欣然接受,後面一點則事關重大,必須澄清。

我的文章原文:「725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註2),核心內容是「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圍填海項目審批」,所謂「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則由「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可見門檻極高,不涉及國家安全的項目基本上免問,通告反映國家對過去破壞海洋的痛定思痛,對建立生態文明重要性的深入認識,以及治國方針的重大轉變和決心。」主要點出國家重視保護海洋的治國思維,水平遠超現在香港之上,我們必須努力提升自己。

論者認為「《通知》所要保護的,是海岸和濕地 很明顯,香港填海造地2,200公頃人工島,並不涉及海岸線和濕地,因此,這並不違反《通知》」,據此推論我歪曲了中央原意。

先談「濕地」,香港人認識「濕地」大多數從遊覽米埔保護區開始,所以見到「濕地」一詞就聯想到鹹淡水交界的水域、泥灘、蘆葦床、魚塘等,擬議中的人工島位置似乎一片茫茫大海,便以為不是「濕地」,誰知望文生義在這裏犯了錯誤。

根據《拉姆薩爾濕地公約》,濕地的定義是:“areas of marsh, fen, peatland or water, whether natural or artificial, permanent or temporary, with water that is static or flowing, fresh, brackish or salt, including areas of marine water the depth of which at low tide does not exceed six metres”(註3),最後一部份是「於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海洋」,為甚麼定義會包括這個表面上看不見植物的水體?科學的原因是這是水鳥覓食能夠去到的淺海。

附圖展示大嶼山東部水域,紅色線標記六米水深,棕色線標記2200公頃人工島的邊界,棕色實斜線代表人工島擬定位置水深少於六米人工島約一半面積位於少於六米水深的海域,也即是符合國際定義的濕地之內,因此人工島的興建確實會入侵《通告》關注的濱海濕地,確切有違中央保護濕地的治國理念!


其次談海岸線,人工島吃了小交椅洲,它的海岸線當然也就消失了,人工島的邊界緊貼坪洲、交椅洲、周公島、喜靈洲,相關研究報告說會保留一些距離,冠冕堂皇地說是保護這些島嶼天然海岸線的措施,但是明眼人看得出,這些只是香港話「走法律罅」和「走精面」的「蠱惑招」,人工島和自然島嶼之間只餘一條長長的水坑,實際意義變成排水渠,所謂受保護的海岸線將與真正的海洋絕緣,再不是海岸線了。

再細心看,由銀礦灣起經過芝麻灣後去到長洲北面的水體,兩端只剩下狹窄的孔道,變成一潭死水,從與海洋的連繫來說,銀礦灣至芝麻灣的天然海岸線也將失去實際意義。(有趣或令人不解的是,推銷人工島的團體不敢把人工島從坪洲伸向愉景灣和廸士尼。)

換言之,大嶼山和幾個離島面對大海的天然海岸線將會給幾段人工海堤取代了,即是:芝麻灣南端至喜靈洲、周公島至交椅洲、交椅洲至坪洲和坪洲至喜靈洲,這是顯而易見的,建2200公頃人工島肯定有違中央保護海濱的理念,絕不能以巧言令色或者顧問報告掩飾過去。

我樂意與各方有根有據地討論,不會也沒有「歪曲中央政府本意」。

2200公頃人工島違背尊重自然、保護海濱濕地、愛護海洋的中央政府治國理念和當今世界民意大勢,這是毫無懸念的。


1     《草雲居》 2018821:填海造地是恐龍概念,違反中央治國新理念  http://tiandiyouqing.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_13.html
2     《國務院關於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  中央人民政府網站,201872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7/25/content_5309058.htm
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 (previously The Ramsar Convention Manual).   Ramsar Convention Secretariat, Switzerland, 2016.




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宏觀看人工島 - 只輸不贏的世紀大賭博



最近香港有人大力推銷在大嶼山與香港島之間填海2000多公頃,製造一個巨型人工島,聲稱裝載70萬至110萬人和提供行業發展空間,口號是「跳出框框,想像未來」。其實這是新瓶舊酒,概念幾十年前早已提出過,一直在香港歷代工程師視野內。多年來沒有執行的原因簡單得很:一則沒有需要,二則耗資巨大到香港政府負擔不起。

個人觀察,維港以外的近岸填海項目,社會沒太大爭議,當然大家同時強調執行這些項目時不可走捷徑,必須遵照既有程序,包括需求評估、可行性研究、成本效益評估、城規審批、環境影響評估、填海工程審批等。但是對於巨型人工島牽涉的大規模填海,社會卻抱持截然不同的強烈反對態度

比較多人注意的是興建人工島的費用,以政府原本規劃的1000公頃規模估計,填海造人工島及興建接駁道路和鐵路至港島、九龍、新界,需費約4600億元(還未計供水、供電、供煤氣、興建公共房屋、眾多配套公共設施等);若規模增至2000公頃,則估計耗資逾7000億元。領教過近10年大型工程例行大幅超支,我們必須把人工島視為萬億工程來考量。香港政府財政儲備於上個財政年度結束時,才歷史性首次高於1萬億元水平。即是說2000公頃人工島等於把政府全部儲備貫注入大海,是一場可能「一鋪清袋」的世紀大賭博。一不小心,政府可能破產。這是市民萬萬不想見到的終極恐懼,因此認真探討人工島的必要性和科學地論證人工島概念都是十分重要的
人工島既然是世紀大賭博,我們就要從世紀時間尺度和全球視野探討,如確定是香港存亡所繫和工程財務萬無一失,才可能決定下注。需考慮因素最少有以下幾項:未來30年香港和內地人口戲劇性變化、全球經濟轉型下的香港對策、氣候變化衍生的後果、減碳時代的應對、社會價值觀念轉變等。
先談人口。二戰結束,各地包括香港出現戰後嬰兒潮,人口迅速增加。經過70年安定,人口增長速度放緩,個別國家如日本人口甚至開始減少。香港方面,預計我們戰後嬰兒潮這代人20年後陸續走完人生旅程,加上年輕人不願生育,統計處最新推算人口於2043年達到822萬高峰後開始下降,2066年會降回772萬水平(註1),與今天人口相若。這個推算甚至包括了內地來港人士的因素。與此同時內地人口受過往一孩政策影響,高峰期相對提前,估計在2030年左右便出現。不久將來內地勞動力短缺比香港嚴重,因此來港人數很大可能減少,連772萬也可能偏高。
2043年起人口轉向減少,使興建人工島理據消失
底圖來源:政府統計處
政府的1000公頃人工島可容40萬至70萬人,建基於920萬人口的推算,比822萬高峰多了約100。近來的2000公頃人工島概念可容納70萬至110萬人,增添30萬至40萬人,相當於香港人口約950萬之譜,比822萬高出約130萬。兩個差額數字都大於人工島的設計人口容量,人工島沒有需要(不要講必要)其實顯而易見。以人口不斷增加為理由推銷人工島,是不科學地迷信人口只加不減,不察新時代人口將會減少的戲劇性變化
講到經濟,香港經濟規模經歷了70年擴張,令不少香港精英誤會「發展」即是「增長」,而「增長」靠石屎建築,也因此必要有地,以致幾乎所有談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文件總是變成談增加土地供應。但是只要稍為留意全球經濟發展大格局,便會知道高階和高增值的經濟增長,講求科學知識、創意思維、服務、數據、電腦等,再不是靠需要大量人口和土地去支撐的大量生產和低端增值。回應全球經濟新格局,加上預見勞動人口減少,香港需徹底改變思維,追求人人增值和毋須增加土地的高增值新型「工業」
雖然推動2000公頃人工島的人們有提「可持續發展」,不過他們跳不出經濟發展必需土地的石化思維框框,彷彿香港依然在「穿膠花,星期一到星期七,多勞多得」的時代。要發展就要有地,有地自然有人投資,這種想法是香港地產商給時代寵壞的套路,遠遠落後於強調用心、用腦、用科技的新形勢,只會推香港走進經濟死胡同。
香港應該做的是想辦法用好現有土地和建築,以政策導向促進和支援新經濟模式在香港生根開花結果,絕不是把全副身家投入海中建設一個面目模糊、了無新意的概念。不建人工島,香港經濟依然走下去,甚或更有新意,興建則一定輸去政府全部儲備,稍有理性的人肯定知道怎樣選擇
人工島建在大海中,直接面對海洋自然力量,潮漲潮退,勁風高浪。去年超強颱風天鴿襲澳門,海水淹沒澳門市區及氹仔新建賭城,給我們重大警示,不可隨便把人遷到海水包圍之處。在全球暖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已成定局,此外海水溫暖令更多超強颱風出現,科學家推算過往50年一遇的海水高位到本世紀末可能成為年年可見。推銷2000公頃人工島的所謂研究報告只以一個颱風模擬就作出「建島沒問題」的結論,更毫無提到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連鎖效應,工作十分粗疏,欠缺深思熟慮。大家須知2000公頃土地抬高1是天價工程,我們還不知道需抬高多少米才可保障居民安全。在這個茫無頭緒的情况下我們怎能貿然讓項目上馬?
今年世界各地的熱浪讓我們知道氣候變化真實存在,香港和內地都依據巴黎協議展開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策劃,這是國際責任,必須履行。可容多達110萬人居住的人工島孤懸大海中央,預計以67條橋、隧道和鐵路連接港九新界,每天數以10萬計人次的行程將造成大量碳排放,嚴重打擊香港減碳部署,令香港無法兌現國際承諾。這是香港作為世界大都會不可能做的事,也是不容於國際社會的。為了履行減碳國際責任,人工島是不能建的。
最關鍵一點是時代改變了、價值觀念改變了。全世界包括中國內地和香港人民都從痛苦的經驗中認識到胡亂搞「發展」破壞氣候和自然生態,演化成危害人類生存的噩夢,因而建立了尊重自然的價值觀念40年來內地「發展」傷害自然後吃了不少苦頭,去年政府治國理念作出了根本改變,十九大確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725發布全國通知,核心內容是,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圍填海項目審批」,不涉及國家安全的項目一律免問,反映國家對建立生態文明重要性的深入認識和決心。香港長期以來自稱先進,不可能在保護自然環境方面落後內地及世界先進國家。無論填海10002000公頃,一定破壞生態,也絕對沒法補償。順應時代價值觀念的轉移,這個人工島必不可建
從未來人口增減情况考慮,人工島沒有必要。由於勞動力減少,推動新經濟應以政策扶助新思維和用好原有土地和建築,人工島無關宏旨。把近百萬人置於海中是漠視氣候變化後果的笨選擇,也有違長遠減碳的國際責任。
既然人工島不是關乎香港存亡的必需物,就完全沒有理由把香港政府的全部財政儲備押注在這場只輸不贏的世紀大賭博。

1   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98:香港人口料2043年達頂峰  https://bit.ly/2PJjd89


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新西蘭和內地房屋新措施給香港的啟示 - 控制炒賣是正道



過去數年香港的樓價狂飇,遠超市民負擔能力,年青人被逼加入輪候公屋上樓大軍,造成輪候年期延長,以致不少貧困戶被逼住在條件惡劣的劏房,中產階級則愈住愈擠,歸根究柢,都源於樓價上升。
數據來源:差餉物業估價署
香港政府應對房屋問題,沿習過去幾十年的思維架構,偏重看成是土地供應短缺的問題,不過世界其他地方有不同的角度,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值得我們參考。

八月中,新西蘭政府宣布禁止外國人買樓(註1),有關部長說:「措施對樓價的影響有多大很難說,不過一定有,我們今天採取的行動重建新西蘭人『居者有其屋』的偉大夢想」,這是新西蘭政府對過去十年樓價升高60%的回應。

新西蘭的土地多得很,但是樓價依然飇升,顯然無限的土地供應也不能拉低樓價,因此政府認定控制樓價必須從限制與民生無關的外來炒賣着手。

六月,內地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建部)聯同七個部委,整頓房地產市場,打擊炒樓活動,更指名巡查三十個城市(註2),為了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國家位,住建部要求各地因城施策,「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堅持分類調控」(註3,各地陸續出台的調控措施,從較早時的「五限」: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稍後又增加了「新四限」:限離婚購房、限新落戶人員購房、限公司購買住房、限未成年購買(註4),總之為了解決人民的住屋問題,政府用盡辦法。

內地的土地面積比新西蘭更多,樓房建得多到沒人住,出現聞名中外的鬼城,但是樓價依然飇升,因此開闢土地和增加樓房供應不能令樓價下降的道理,在中國內地更是明顯。

參考新西蘭和內地兩地近幾個月在保障國民住屋方面的舉措,可以看到一條道理:單一講增加土地供應肯定是過度簡化住屋問題。樓價飇升是全球各大城市的共同問題,香港樓價飇升不是特例。新西蘭和內地政府採取的措施處理的問題包括:熱錢橫流、囤貨惜售、哄抬炒作等,各地政府做的是針對情況,多管齊下,因地制宜,產生調控作用

兩地政府的舉措給我們提示,回應人民住屋要求的政府定位起着決定性的指導作用,以政策和行動貫徹這個定位則發揮實質作用,香港政府需要深思和回應時代新思維:「樓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應再視之為投資、投機、增值的「工具」,也不可讓信息不對稱和失效的所謂「自由市場」令樓價遠超人民負擔能力,可以做的事很多,「五限」和「新四限」是借鏡的好起點。

鼓勵香港政府跳出傳統的「土地決定一切」思維框框,多花氣力在宏觀定位、相應政策和執行措施方面,一步一步把樓房市場轉移回到市民可負擔的正軌。

新西蘭和內地的政府做得到,香港也可以。


1     Financial Times, 15 August 2018: New Zealand bans foreigners from buying homes.  https://on.ft.com/2OFT1dv
2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8628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聯合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  http://www.mohurd.gov.cn/xwfb/201806/t20180628_236582.html
3     人民網,2018817 住建部約談海口、三亞、煙台、宜昌、揚州五市政府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817/c1001-30236052.html
4     文匯報,2018729:逾40城樓控加碼 創兩年新高  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7/29/YO1807290014.htm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填海造地是恐龍概念,違反中央治國新理念



香港某集團最近強力推銷在大嶼山東部海面填海造地2200公頃,建設新的都會,聲稱建議跳出框框,其實這是新瓶舊酒,翻炒幾十年前提出過但被否決的概念。

我們有很多理由認為這個「新」概念是不必要和不切實際的,例如:沒有真正需要(有其他土地選項),香港人口最新官方預測是接近世紀中期最高820萬(不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採用的920萬),造價是數千億元(如果不超支變成萬億令政府庫房清倉)的天文數字,比美國建立太空軍種這等重大國防項目還貴,我相信這個建議的出現與某些人對庫房的錢發生興趣有關。

不過我認為最關鍵的一點,是時代改變了,價值觀念改變了,全世界包括中國內地都從痛苦的經驗中認識到,粗放型的「經濟發展」破壞氣候和自然生態,正在急速演化成危害人類自身生存的噩夢,今年全球的熱浪就是自然給我們的警告,讓我借用伍美琴教授的文字說明情況:「在氣候變化陰霾下,全球都在轉型,加緊發展科技,要建低碳城市、房屋、汽車、基建等,好讓人過低碳生活。為了使發展更正義,各大城市都研究如何縮窄貧富懸殊。而我們未來要建的城市數目遠比現有城市多,誰懂得在還原生態的同時又可滿足城市發展需要,誰曉得建設生態和人性化的人居聚落,誰就不愁沒有推動有意義的經濟發展的動力。20世紀不擇手段、只顧牟取暴利的時代,正被人唾棄。」(註1

香港不少人包括財團、精英分子及社會上流人物,長期以來抱持看不起「大陸」的心態,也不留意內地的正面變化,現實是國家進步了,醒覺四十年來在急促「發展」中吃了太多傷害自然的苦頭,在治國理念方面作出了實在的回應,2017年十九大確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在海洋方面嚴守保護海洋生態紅線,走向了煞停「向海要地」的工作思路。

反觀香港,眾多財團和精英們的思維依停留在粗放發展、勞動密集的「膠花時代」,一談經濟發展便「膠花」上身,以為必需多點地建多些廠,多些人造多些膠花,星期一至星期七,倚靠大量生產賺取低端的增值,正因如此才會出現在未來經濟模式毫無具體論述的情況下,誇誇而談在大海中央拓地二千公頃的怪論。自回歸以來香港經濟轉型講了二十多年,真正需要的是政府提出的科技創新、工業2.0和智慧城市等概念,不是盲目填海造地然後「等運到」、等人投資建廠啊!

就在香港某些集團沸沸揚揚地推銷填海造地二千公頃之際,725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註2),核心內容是「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圍填海項目審批」,所謂「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則由「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可見門檻極高,不涉及國家安全的項目基本上免問,通告反映國家對過去破壞海洋的痛定思痛,對建立生態文明重要性的深入認識,以及治國方針的重大轉變和決心。

海南島未批先建的人工島已勒令停工  (圖片來源:中新社)
香港眾多財團和精英們,衷心建議你們提高對新的生態文明時代和新的經濟模式的認識,以及對國家治國新理念的了解,忘掉「向海要地」的恐龍時代概念,切實投入建設新社會和新經濟,不浪費土地而善用腦袋和人性為香港人的美好未來作出應有貢獻。


1     伍美琴:「填海造地建屋,還是建城、建人?」  明報,2018年6月12日
2     《國務院關於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  中央人民政府網站,2018年7月25日




2018年8月11日 星期六

美好就在身邊



新聞天天吵吵鬧鬧,不小心會以為香港一片黑暗,世界完全絕望,但是只要提高醒覺,美好就在身邊,

前幾年,紅磡黃埔區興建地下鐵路站,工程佔用了馬路路面,臨時的工程寫字樓建在路中心或行人路旁,到處是圍板、圍欄、水馬、貨櫃屋、工程材料等,區內的景觀失去往日的井井有條,多了幾分凌亂甚或不整潔的印象,加上行車路線和行人過馬路的位置不斷調整,今天不知明天事,為人和車帶來諸多不便,我還記得當時有團體覺得很不滿,在紅磡道某條行人天橋拉了大型抗議橫額,要求地鐵工程盡快完成。

那時間中經過黃埔站地盤範圍,走在各種工程車或機器之中,多少有些噪音和廢氣的味道,但是想像到未來地鐵通車後的方便,心中生不起甚麼煩惱或焦慮的意念,到了工程後期,更給我發現了一些以前沒見過的新事物。

圏作工程範圍的土地上,沒有市政工作人員打掃或人為干擾,時間一久,在以前的花槽、行人路地磚的縫隙、沙泥堆積的地方,自然長出了無名的野草,成為錯落有緻的植物群落,因着不同的微觀氣候條件,視乎陽光、坐向和泥土性質,各適其式,有大群,有零碎,有高大的,有低矮的,有些長出花簇,有些只是樸業的綠。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刻,每次經過,眼前的花草都以不同的光影印象展示出來,變化多端,隨機無礙,事前不能預測。隨着年月的過去,多層印象的重疊構成無言之美,漸漸地我和路邊野草成了朋友。

長萼蓳菜  紅磡道
遇上野草我不再匆匆走過,而是慢下腳步甚或停下來用心欣賞,這時我猛然發覺,以前籠統稱為「野草」之中,原來千嬌百媚,種類繁多,小小的草叢隱藏着無限生機,在我心中驟然化成看不到深度的樹林、裝載着無盡內容的宇宙,呼喚我去遊蕩和探索,從此不論走到哪裏,路旁總是見到有花有草,甚至有果,處處有美好的影像,令人愉快,然後剛學懂了部份花草的名字,又碰上不認識的新朋友,需要查書問專家,求知令我的生活充滿趣味、新奇,感覺就像回到小學時期,好奇的我回來了,成人世界的憂慮和「讀書人」的憂患則不翼而飛。

紅花酢醬草  紅磡道
情形有點像四十多年前學習觀鳥之前,只是模糊地知道世上有「麻雀」,每天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往來奔跑,只顧盯着路和車,其他事物在眼前掠過都視而不見,那個時候,如果問我「今日見過雀仔未?」答案幾乎肯定是「冇」,但是學了觀鳥後,無論走到哪裏,雀鳥身影都自然映入眼簾,而且都變成了不是麻雀的其他鳥類,體態各異,行為不一,跟路旁花草一樣,也是千姿百態,種類繁多,天天有新發現,日日為我的生活增添色彩,開竅的愉悅使我鍾情觀鳥,成為終身興趣,也引領我進入了無邊的生命世界,不斷的探索,無窮的啟發,潤澤我的生命,做就了我的開心人生。

油菜花  大環道東
觀鳥和觀路邊花草,由「不見」到「見」,轉變快得像一個電燈開關,過程反映了我們腦袋的一種自我審查現象。首先我們必須明白,眼睛收到的光影,每一瞬間都是像素以M計的大型檔案,如果腦袋無時無刻都很負責任地把每一像素處理,計算量將非常巨大,需要耗用大量能量,腦袋會發熱到不能工作,因此在人類進化過程中,腦袋學懂了乖巧地處理光影(及其他感覺如聲音、味道等)的方式,利用某種過濾機制,只處理與生存有最大關連的信息,例如野外打獵的人對樹林中動物的異動有即時反應,在家照顧嬰孩的人則對哭聲或面部表情較為靈敏等,其他則用過濾器阻擋,略過不理,減省耗用能量,提高生存機會。

羽芒菊  紅磡道
本來過濾器對生存有積極意義,現代的問題是:生活在城市的人,為了適應在這個遠離自然狀態的環境中生存,不得已放大了某些「畸型/不自然」的感應功能,卻把原來對自然事物的靈敏消磨掉,即是在眼和心之間加入過濾器,在這個情況下,人的視覺正常但心眼蔽塞,雀鳥或花草的光影就算進入眼簾也徒勞無功,因為過濾器使「心」收不到信息,眼中的光影不會在腦海中形成雀鳥或花草的印象,人類喜歡見到自然的本性得不到觸動和激活,看風景和看花草的免費娛樂失效,結果城市人失去生活情趣,覺得整日活在牆壁的包圍之中,刻板無聊,青年人憂來無方,成年人則憂天憂地、憂國憂民、憂錢少。

馬纓丹  差館里
其實香港人可以說活在歷史上人類生活最舒適的時代,我們應該感恩命運讓我們來到這個時空,要努力防止憂慮和苦惱不必要地折磨自己。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我們必須拆除城市生活在心中裝上的過濾器,讓自己感應自然為我們提供的種種美好,花草也好,雀鳥也好,影像時刻都在我們身邊,是否見到只在一念之間。


[本文主體刊於剛出版的 bookazine   《就係香港》000/2018   夏/試刊特別號]

2018年8月4日 星期六

熱浪、阻塞形勢、氣候變化



熱浪指氣溫連續多天顯著高於正常,今年七月全球有關熱浪的消息不斷,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報告詳細介紹了情況(註1),北歐、北非和阿拉伯半島、西伯利亞、日本、韓國、美國加利福尼亞、加拿大東部等地,都錄得連續多天的極端高溫,日本率先把七月的熱浪宣布為「自然災害」,與颱風和暴雨同等看待,我剛旅遊歸來的北歐國家拉脫維亞也作出同樣決定(註2),看來「酷熱」已經成為颱風和暴雨以外的新類型天氣災害。

世界氣象組織稱:「目前的熱浪和極端高溫,跟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氣候變化下預期的情況吻合,兩者不再是未來的情境,而是當下的實況。」又稱:「部份地區高溫持續,包括北歐,源於停留不動的高氣壓」。在全球氣候暖化的背景下多了高溫天氣比較容易理解,但是為甚麼與「高氣壓」扯上關係,以及何以「高氣壓」會停留不動,需要略作解釋。

讓我們認識:一處地方的氣溫持續多天顯著高於正常,需要兩個條件,一是位處大氣層低層的反氣旋之中,地面天氣圖往往連帶有高氣壓地區,根據氣象學的基本原理,這裏的空氣下沉,來到地面時既相對溫暖也比較乾燥,加上天晴沒有雲,太陽曝曬令地面進一步升溫,其二是反氣旋停留不動或移動極度緩慢,以致空氣下沉和太陽曝曬維持多天,兩者疊加的後果就是熱浪。

今次熱浪影響的北歐、西伯利亞、韓日、加拿大等,地處北緯40度或以上,加洲則約為北緯35度,均屬於中緯度地區,高空有一條圍繞北極的強勁西風帶,即所謂「噴流」(jet stream),西風帶內有像海浪一樣的波動,與這些波動相連有中學地理課本提到的溫帶氣旋和高氣壓等天氣系統,它們隨着噴流大致自西向東移動,即使高氣壓間中帶來高溫,也會隨着高氣壓的離開而無以為繼,

但是噴流偶然會減弱,變成一條蜿蜒彎曲、向南和向北大幅擺動的氣流,形狀和位置多天大同小異,移動極為緩慢,與噴流相關的天氣系統也因此失去移動的動力,這時就會出現停滯不前的地面反氣旋,這種環流形勢稱為「阻塞形勢」blocking),地面反氣旋的具體位置則視乎當時陸地與海洋的溫度分布。


2014514圍繞北極的噴流出現阻塞形勢的示意圖
(底圖來源:U of Maine

附圖顯示阻塞形勢下,西風氣流的蜿蜒波動覆蓋北美洲(包括加利福尼亞)、歐洲、亞洲北部,在這些地區的地面天氣系統包括高氣壓區,就會滯留在各地不動,今次北歐和日韓的極端高溫熱浪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出現的,但是阻塞形勢的出現又跟氣候變化有甚麼關係?


根據美國學者的研究(註3),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北極地區的升溫比熱帶地區高很多,導致南北溫度差別降低,連帶圍繞北極的噴流減速,失去動力的噴流多了南北擺動的傾向,誘發比以前多的阻塞形勢,於是由幾乎停留不動的高氣壓造成熱浪出現的概率也增加。
2018年全球熱浪原因概念圖
因此我們可以說:極端高溫和熱浪一方面源自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暖化,另一方面也跟全球暖化造成的噴流減弱和阻塞形勢增加有關,說到底,都是燃燒化石燃料之過。

熱到難耐,不可怨天,只可怨人。


1    WMO, 1 August 2018: July sees extreme weather with high impacts.  https://public.wmo.int/en/media/news/july-sees-extreme-weather-high-impacts
2     physics.org, 27 July 2018: Forest fires, barbecue bans, heatwave scorchs Europe.  https://phys.org/news/2018-07-forest-barbecue-heatwave-europe.html
3     Pensylvania University, 27 March 2017: Extreme weather events linked to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the jet stream    https://phys.org/news/2017-03-extreme-weather-events-linked-clima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