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從農曆新年說起



 農曆新年剛過去,就以此為話題談天說地。

農曆新年通常出現於西曆的一月底、二月初,從香港的氣候紀錄看,這是每年氣溫最低的時段 [1],但是中國人偏偏選擇了在最冷的時刻,興高采烈地慶祝新年的來臨,還美其名曰「大地回春」,此中頗有深意啊。

有人說農曆新年的日子在西曆裡每年浮動不一,所以農曆「落後」和不「科學」,其實這個說法甚有偏差。

讓我們看看西曆的歷史,以前他們的新年在英語稱為March的月份,March是「遊行」的意思,古代歐洲人在這個月份高高興興地遊行慶祝新年的來臨,相當於當年的「一月」,知道這個背景,我們才能夠明白為甚麼現代西曆十月的英文名稱 October ,含有代表「八」的 Octo 這個字根 [2],因為當年的 October 真是「八月」!

為甚麼西曆新年「一月」跑了去現代的 January呢?說來話長,概而言之,因為西曆以太陽在星空之中的位置作為曆法的參考,但是二千多年來,對一年的長度多次作出調整,西曆形成了兩個月的偏差,搞到當年的「一月」變了現在的三月,當年的「八月」變了現在的十月。

至於農曆,顧名思義,是連繫到農事的,農曆新年是農耕周年運作的起點,因此必須標記着植物由冬季生命凍結期到春季生命復甦期的過渡,也因此必須緊貼每年由冷冬到暖春的轉折點,所以雖然農曆每個月的初一由月亮的圓缺決定,哪個月是「一月」卻透過頗為複雜的閠月安排,把新年「年初一」釘在氣溫最低的時段內,讓它圓滿地完成農耕指標日期的任務。

認識了這些背景,大家覺得「一月」走歪了兩個月的西曆先進,還是「年初一」總是在最冷時段出現的農曆符合人間的要求和因此較先進呢?

最後,大家還要注意到中國人在最冷的時刻慶祝新年的積極心態。悲觀的人可以認為大年初一天氣最冷,日子過得真慘,絕對不值得慶祝,但是樂觀的人則以另一角度看事物,此時最冷,往後氣溫回升,天氣日暖,日子愈來愈舒服,加上預期不久滿山綠葉,鳥語花香,還有比這個更好嗎?中國人選擇了後者,開開心心慶祝全年最冷的日子,誰說中國人天生悲觀?

願望大家以多一個角度認識中國的人與事,我們天性樂觀,曆法不一定比西方世界差,甚至可以說在服務農業方面有更好效果,客氣地說,最低限度中西曆法各有千秋。

西風不一定壓倒東風,我們無需妄自菲薄啊。


註:
[1] http://www.hko.gov.hk/cis/normal/1981_2010/5daymean_c.htm                  
[2] 香港人慣用的「八達通」卡,英文名稱是 Octopus ,可以看到「八」和 Octo 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