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宏觀看人工島 - 只輸不贏的世紀大賭博



最近香港有人大力推銷在大嶼山與香港島之間填海2000多公頃,製造一個巨型人工島,聲稱裝載70萬至110萬人和提供行業發展空間,口號是「跳出框框,想像未來」。其實這是新瓶舊酒,概念幾十年前早已提出過,一直在香港歷代工程師視野內。多年來沒有執行的原因簡單得很:一則沒有需要,二則耗資巨大到香港政府負擔不起。

個人觀察,維港以外的近岸填海項目,社會沒太大爭議,當然大家同時強調執行這些項目時不可走捷徑,必須遵照既有程序,包括需求評估、可行性研究、成本效益評估、城規審批、環境影響評估、填海工程審批等。但是對於巨型人工島牽涉的大規模填海,社會卻抱持截然不同的強烈反對態度

比較多人注意的是興建人工島的費用,以政府原本規劃的1000公頃規模估計,填海造人工島及興建接駁道路和鐵路至港島、九龍、新界,需費約4600億元(還未計供水、供電、供煤氣、興建公共房屋、眾多配套公共設施等);若規模增至2000公頃,則估計耗資逾7000億元。領教過近10年大型工程例行大幅超支,我們必須把人工島視為萬億工程來考量。香港政府財政儲備於上個財政年度結束時,才歷史性首次高於1萬億元水平。即是說2000公頃人工島等於把政府全部儲備貫注入大海,是一場可能「一鋪清袋」的世紀大賭博。一不小心,政府可能破產。這是市民萬萬不想見到的終極恐懼,因此認真探討人工島的必要性和科學地論證人工島概念都是十分重要的
人工島既然是世紀大賭博,我們就要從世紀時間尺度和全球視野探討,如確定是香港存亡所繫和工程財務萬無一失,才可能決定下注。需考慮因素最少有以下幾項:未來30年香港和內地人口戲劇性變化、全球經濟轉型下的香港對策、氣候變化衍生的後果、減碳時代的應對、社會價值觀念轉變等。
先談人口。二戰結束,各地包括香港出現戰後嬰兒潮,人口迅速增加。經過70年安定,人口增長速度放緩,個別國家如日本人口甚至開始減少。香港方面,預計我們戰後嬰兒潮這代人20年後陸續走完人生旅程,加上年輕人不願生育,統計處最新推算人口於2043年達到822萬高峰後開始下降,2066年會降回772萬水平(註1),與今天人口相若。這個推算甚至包括了內地來港人士的因素。與此同時內地人口受過往一孩政策影響,高峰期相對提前,估計在2030年左右便出現。不久將來內地勞動力短缺比香港嚴重,因此來港人數很大可能減少,連772萬也可能偏高。
2043年起人口轉向減少,使興建人工島理據消失
底圖來源:政府統計處
政府的1000公頃人工島可容40萬至70萬人,建基於920萬人口的推算,比822萬高峰多了約100。近來的2000公頃人工島概念可容納70萬至110萬人,增添30萬至40萬人,相當於香港人口約950萬之譜,比822萬高出約130萬。兩個差額數字都大於人工島的設計人口容量,人工島沒有需要(不要講必要)其實顯而易見。以人口不斷增加為理由推銷人工島,是不科學地迷信人口只加不減,不察新時代人口將會減少的戲劇性變化
講到經濟,香港經濟規模經歷了70年擴張,令不少香港精英誤會「發展」即是「增長」,而「增長」靠石屎建築,也因此必要有地,以致幾乎所有談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文件總是變成談增加土地供應。但是只要稍為留意全球經濟發展大格局,便會知道高階和高增值的經濟增長,講求科學知識、創意思維、服務、數據、電腦等,再不是靠需要大量人口和土地去支撐的大量生產和低端增值。回應全球經濟新格局,加上預見勞動人口減少,香港需徹底改變思維,追求人人增值和毋須增加土地的高增值新型「工業」
雖然推動2000公頃人工島的人們有提「可持續發展」,不過他們跳不出經濟發展必需土地的石化思維框框,彷彿香港依然在「穿膠花,星期一到星期七,多勞多得」的時代。要發展就要有地,有地自然有人投資,這種想法是香港地產商給時代寵壞的套路,遠遠落後於強調用心、用腦、用科技的新形勢,只會推香港走進經濟死胡同。
香港應該做的是想辦法用好現有土地和建築,以政策導向促進和支援新經濟模式在香港生根開花結果,絕不是把全副身家投入海中建設一個面目模糊、了無新意的概念。不建人工島,香港經濟依然走下去,甚或更有新意,興建則一定輸去政府全部儲備,稍有理性的人肯定知道怎樣選擇
人工島建在大海中,直接面對海洋自然力量,潮漲潮退,勁風高浪。去年超強颱風天鴿襲澳門,海水淹沒澳門市區及氹仔新建賭城,給我們重大警示,不可隨便把人遷到海水包圍之處。在全球暖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已成定局,此外海水溫暖令更多超強颱風出現,科學家推算過往50年一遇的海水高位到本世紀末可能成為年年可見。推銷2000公頃人工島的所謂研究報告只以一個颱風模擬就作出「建島沒問題」的結論,更毫無提到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連鎖效應,工作十分粗疏,欠缺深思熟慮。大家須知2000公頃土地抬高1是天價工程,我們還不知道需抬高多少米才可保障居民安全。在這個茫無頭緒的情况下我們怎能貿然讓項目上馬?
今年世界各地的熱浪讓我們知道氣候變化真實存在,香港和內地都依據巴黎協議展開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策劃,這是國際責任,必須履行。可容多達110萬人居住的人工島孤懸大海中央,預計以67條橋、隧道和鐵路連接港九新界,每天數以10萬計人次的行程將造成大量碳排放,嚴重打擊香港減碳部署,令香港無法兌現國際承諾。這是香港作為世界大都會不可能做的事,也是不容於國際社會的。為了履行減碳國際責任,人工島是不能建的。
最關鍵一點是時代改變了、價值觀念改變了。全世界包括中國內地和香港人民都從痛苦的經驗中認識到胡亂搞「發展」破壞氣候和自然生態,演化成危害人類生存的噩夢,因而建立了尊重自然的價值觀念40年來內地「發展」傷害自然後吃了不少苦頭,去年政府治國理念作出了根本改變,十九大確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725發布全國通知,核心內容是,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圍填海項目審批」,不涉及國家安全的項目一律免問,反映國家對建立生態文明重要性的深入認識和決心。香港長期以來自稱先進,不可能在保護自然環境方面落後內地及世界先進國家。無論填海10002000公頃,一定破壞生態,也絕對沒法補償。順應時代價值觀念的轉移,這個人工島必不可建
從未來人口增減情况考慮,人工島沒有必要。由於勞動力減少,推動新經濟應以政策扶助新思維和用好原有土地和建築,人工島無關宏旨。把近百萬人置於海中是漠視氣候變化後果的笨選擇,也有違長遠減碳的國際責任。
既然人工島不是關乎香港存亡的必需物,就完全沒有理由把香港政府的全部財政儲備押注在這場只輸不贏的世紀大賭博。

1   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98:香港人口料2043年達頂峰  https://bit.ly/2PJjd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