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我在英皇書院讀書,直到中五級中學畢業,沒有分「文科」、「理科」,所有同學都修讀九科,即是:中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畢業時不論成績高低,總算對人類知識的各個範疇有一些入門的認識,對自己在社會時空中的位置有一定的掌握,此後各奔前程,有一個穩固可靠的基礎作為人生的起點。
後來不知何故,香港的中學出現一個潮流,中四起便把學生分為「文」和「理」兩大支流,結果前者畢業時欠缺生活中需要知道的很多科學常識,想多點理解日新月異的科技世界時會有心無力,後者則局限在科技的範圍,想做一個圓滿的人時,在人文知識和感悟方面會覺得有所欠缺。
再後來出現另外一個趨勢,增加了一個「商」的新支流,十多歲的少年對世界事物還未有基本的掌握,便減少了學習「文」和「理」,轉而鑽入「經濟」、「會計」等社會上部份人覺得「更有用」的科目,腦袋裏塞進了「錢、錢、錢」的意念。
來到去年首次有畢業生的新高中學制,文理商的分野消失了,科目五花八門,出現了「企業、會計和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設計與應用科技」、「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等符合商界口味的科目,還有與職業領域更緊密關連的「應用學習」,例如:採購及營銷、美容學基礎、屋宇設施工程等,部份同學離開中學時,掌握了一門職業的入門知識便投入勞動市場市場,以前中學畢業同學理所當然擁有的所謂「普通常識」就很難說是否「普通」了。
當然人人各有天生禀賦,沒有任何教育方案可以自稱是唯一最好的,但是觀察當今社會的情況,中四便把學生分到「文」不「文」、「理」不「理」的眾多學習配搭中,確有令他們過早困在狹窄和割裂的範圍內,使得他們的人生欠缺一個知識和德性兩者豐滿和平衡的基礎,將來走在變幻莫測的人生路上,面對艱難和困惑時將會不知應對。
過早把學生導入特定的職業範疇,碰上科技轉變或時代風尚轉變,舊工種可能消失,新工種可能出現,過早定型和「常識」不足的人們,隨時有無法適應而失業的危機,加上沒有足夠的文化素養和心理應對能力,很容易跌入痛苦的深淵,對社會產生怨恨之心,如果這樣的人數目增加,是將來令社會不安定的計時炸彈。
寫到這裏,我要向大家介紹在1967年11月24日 英皇書院的頒獎典禮上,當年祈立德校長致詞的摘要。他致詞時我身在現場,但沒有明白他的意思,最近偶然拾起塵封的舊校刊,看到他這段說話,很意外發現,原來五十多年香港社會似乎沒有進步過,反而是教育制度愈改愈向商業主義傾側,愈是偏離教育的基本原則,令我最為感動的是祈校長強調,學校教育應該顧及生存意義之啟發,俾學生得以確切認識善惡之分野,人生之真價,也許這是目前香港學校教育最最需要檢視之處。
祈校長說了甚麼?請大家自己讀下去:
「...(前略)...
校務報告顯示本校中五年級仍未有文、理、醫之班別。低年級學生年紀尚幼,經驗未足,早予分科,將來恐生操諸過急,或有選擇錯誤之憾。通才教育之目的,蓋欲給與中學生各科最基礎之學問,使其對今日世界中日趨複雜之各方面問題,能有較佳之認識。本校於中一至五年級仍推行通才教育者,此也。
過去數月間,本港騷動不安,青年對現實之躊躇與迷惘益厲,促使年長一輩者更為注意青年所受之教育,認為有重新檢討教育目的之必要。余不敏,敢言教育為一複雜之進程,包括人類各方面本質之存養擴充,非有週詳計劃,和諧合作,難有滿意之成果可言也。
論者言本港為一工業社會,所需者僅一職業或工業專門教育足矣。其意蓋謂學校教育與社會有緊密之關係,社會之維持與發展,在在需材,若會計師、醫生、工程師、教師等人材之造就,學校當負部份責任。學校教育誠能給與此等人材所需之初步訓練,他日之訓練當收事半功倍之效。
此一主張固自有其道理,然竊以為本港教育似有過度偏向此專材訓練發展之趨勢。過猶不及,同是弊病。一社會之發展與成長愈速,其所需之人材愈覺難作高度準確之預料,如此,吾人所造就之人材,學偏一專,難免不無學非社會所需之虞。
余意以為,教育家固應重視教育中之職業因素,但亦不可不兼括充份發揚人性不可缺少之其他因素。學校教育不單包括職業之訓練以利用厚生,知識之吸收以獨擅一專,更應顧及生存意義之啟發,俾學生得以確切認識善惡之分野,人生之真價。香港一地,人重名利,物質至上,復以人口有爆炸性之膨脹,中學畢業生覓職維艱,上述一種教育 [註:指通才教育] 尤覺需要,否則,東西兩大文化之傳統優點,至此年青一代,勢必終歸蕩然無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