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雅安蘆山地震:地理知識、人道救援



2008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快將五周年之際,420同是四川的雅安市傳來七級地震的消息,今次震級相對低了一級,不過與汶川地震一樣,是淺層地震,因此破壞力也不少。

震後不久,新聞報導稱地震震中的位置是北緯30.3度,東經103.0度,位於雅安市北面的蘆山縣境內,我把這個位置劃在地圖上,再記下512地震的震中和當年重災區北川的位置,發現三者幾乎位於同一直線上,見下圖。



根據國家地震局介紹,兩個地震的震中都位於四川盤地西側的龍門山斷裂帶之上,我們以俗語說,它們算是同一個母親的兩兄弟。上次地震名為「汶川地震」,令眾多救援部隊的力量集中到汶川縣城,事後大家才知道原來都江堰的映秀鎮才是最接近震中的居民點和重災區。今次地震後,網上泛稱為「雅安地震」,又有震中在蘆山縣的說法,因此注意力也就放在這兩個地點,但是如果大家看看以上的地圖,便會見到寶興縣城比雅安市更接近震中,而且位於更偏遠的山區,因此救援工作應該給予寶興更多的重視


對於雅安/蘆山地震是否汶川地震的餘震,目前世界各地科學家有不同的意見,不過這些學術性問題,留給科學家慢慢研究好了,對於住在地上的人們,他們要立即面對的,是當下地震造成的傷亡與生活艱困的現實。

地震後第一件要辦的事,當然是救死扶傷,以及為倖存者解決即時的食住問題,形勢穩定下來之後,便要展開恢復人民正常生計的重建工作,往後還有一個通常被人忽視的階段,就是做好防災備災,在社區的群眾進行教育和一些配合當地情況的工程建設,加強群眾對天災的認識和集體應對天災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在未來不知那一天再來的「天災」裡,造成的創傷可以減至最低的程度。然後就是等,不過是有準備的等。

這個「救援、重建、備災」的循環,是救災人道救援工作者的宿命,今天一處完成備災階段的工作,另一處又會發生新的天災,循環又再重複,人道救援是持續不斷永遠做不完的工作。

以今次為例,香港紅十字會為2008年地震所做的重建和備災工作,持續了整整五年,到今年重點已經轉移到防災備災階段,420日駐成都辦事處的同事在雅安執行一個備災項目的任務,腳下的地震儆醒他們恐怕下一個循環又開始了,他們立即與雅安紅十字會同事撲向蘆山縣城,由於到處塌坡,道路阻塞,在山中不斷繞路前行,最後香港紅十字會同事跟前往救災的武警部隊幾乎同時到達蘆山縣城,也成為首個向外報告現場災情的民間團體,並據此啟動了紅十會的救災工作。對香港紅十會駐成都辦公室的同事來說,新的循環又開始了,他們不能回家,要繼續漫長的艱苦工作。

昨天碰到香港紅十字會的同事,他們臉上蒙着一層無奈的表情,因為他們在日以繼夜為災區籌謀提供援助的同時,香港的媒體浮現出不少負面的新聞,重複點出過去幾年援助災區工作中幾個令港人不快的案例(與香港紅十字會無關),質疑援助內地災民工作的成效,甚至有人稱不應捐款支援救災工作等,在這個情況下,他們感到多年的努力被人誤解和貶低,沮喪的情緒不難理解。

人道救援是不應有前設條件的,在天災中往往是弱勢群體受害最重,從全球的角度看,又往往是弱勢國家最沒有能力自救,最需要外力去支援,在重大災害發生之後,我們應該讓自已的愛心顯現和發揮,做所有能做的去減緩受災者的苦楚,這樣才會讓我們自己繼續是一個「人」。傳媒及網上所見叫人不要捐款的說法,等同要受災者承擔行為不檢的官員或個人犯錯的責任,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不公平啊!

捐款與否,是大家個人的選擇,事實上,救災或幫助災後重建,也許有一萬個不同的方法,各人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和特長,循多元渠道進行不同的事工,支援受災的人們,但是千萬不要把惻隱之心埋掉

謹誠懇呼龥,請以愛心支授救災工作,而千萬不要潑冷水,否則吃苦的是災民,這樣我們於心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