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環境保護」的時代轉變


1972年開始,聯合國把每年6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提醒世人注意「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剛過去的星期日,香港也舉行了紀念世界環境日的活動,我在活動中談了「環境保護」,指出環保的內容和執行,其實隨着時代不斷地演化轉變。


70年代初期,我還在大學讀書,想過走向環境保護專業,因此在圖書館找書籍閱讀,書中談解決空氣污染的方法令我吃驚,重點在把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煙囪建得更高,以免污染物落在工廠或發電廠數公里之內,影響附近的居民,至於這些污染物去到遠處帶來甚麼後果,搞環保的人是不管的。我想到污染物留在空氣中,長期積累愈來愈多,不影響「這裏的人」,卻會影響「別處的人」,我不能認同書中短視的做法,所以最後決定不進修「環境保護」。

現在回頭看,那個年代的污染,基本上來自少數明顯的源頭,即是所謂「點源」point source,所以環境保護的主要思路是針對這些「點源」,在可能範圍內降低它們排出的污染對周邊居民的影響,1970年代香港政府環境保護署尚未成立,環保工作的重點在管工廠排放黑煙,後來也關注發電廠排放二氧化硫,概括地說:當時環保工作聚焦在「點」,解決的辦法包括以法律訂立罰則,以及使用科學技術降低各個點源的污染物排放,例如提高鍋爐燃燒效率、把煙囪建高、洗刷煙囪排氣等。

面、區域

80年代起,世界漸漸出現了跨區及跨國污染的新情況, 90年代挪威受到來自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酸雨影響是著名的案例之一,問題已經不能簡單歸咎於個別顯著污染點源,環保演化為一個面的課題,涉及一整個區域的工業排放、運輸排放、生活方式的總體後果

1978年內地改革開放之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規模高速擴大,限於當時對空氣污染的認識,沒有匹配的治理,以致整個地區的空氣質素逐漸退步,90年代開始,香港受到珠三角地區懸浮粒子的影響愈來愈明顯,低能見度的日子愈來愈多,也是跨區污染的例子,附圖的衛星圖片清楚展示珠三角空氣污染的區域性特質。

解決這類區域性污染問題,遠超科技範疇,甚至超出法律能力,而是涉及整個區域的發展策略,往往受社會、經濟、政治等因素主導,因此環保工作在區域層次實行時,處處面對制肘,成為新的挑戰。

201588衛星圖片:  
珠三角地區空氣污染物造成的區域霧霾 
(鳴謝:香港天文台)
全球

80年代後期,科學家確認了南極洲臭氧洞是人類排放CFC的後果,首次認識到以為無害的人造化學物質,原來可以有全球尺度的負面影響,是新類型的污染問題,無法具體指出臭氧洞是誰排放CFC闖的禍,只能說全球大家都有份,因此環保的概念演化成全球尺度的概念。由於大家對臭氣洞和紫外光引起癌症有直覺反應,事情得到各國重視,奇蹟地於1989年迅速確立了蒙特利爾議定書 Montreal Protocol,展開全球停用CFC行動,案例反映這個層次的環保問題需要國與國之間的協調去解決。

現在社會熱議的氣候變化,主要源自全球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雖然是同類型的環保問題,也已經獲科學界確認多年,可惜因為後果不似癌症般令人產生直覺反應,加上國際政治又錯綜複雜,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不願放棄高排放生活模式,從90年代起拖拉了二十年,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法至今仍然茫無頭緒,

由於數年一度的選舉制度,大多數國家不敢貿然採取影響「生活質素」的政策,無法推動大幅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運動,以致多年來減排的口號天天喊,全球排放數量卻年年增加,  2015年勉強達成的巴黎協議對各國毫無約束力,能否發生效用有待觀察


全球人民的回應

我們必須明白:氣候變化是一個 glocal 現象,glocal一字來自  global 和  local 兩個字的融合,指由全球所有人在地活動造成,這種問題的解決惟有靠同樣 glocal 的方案,要求散居全球的人們,各自檢視自己怎樣有份造成問題,各自採取與日常生活掛鈎的在地減排行動,把無數的微小成績匯合成全球的巨大力量,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為未來人類的存活創造一點空間

環境保護由點到面,由區域到全球,由政府針對點源做工作,到全球所有個人都要出一分力幫忙解決問題,反映了時代的重大轉變,我們再不能像幾十年前一樣,認為環保只是政府的問題,而必須把環保視為自己應有之義。

時至今天,環保是所有人的問題,也是所有人的責任,所有人都要從自身做起。

君子求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