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莉訪港期間,在美國商會午餐會上,就亞太地區經濟發表演說時,提出她對美國人生活模式的看法,內容有點令人意外。
希拉莉指出,面對全球經濟發展,美國現時正經歷「必需的轉型」,要擺脫過去的高消費模式,她說:「我們一定要『多儲蓄、少花費』,同時也需要減少借貸。這不單止是美國,我們的夥伴也一定要經歷這個轉變,沒有其他方法。」
真的是世界變!
過去半世紀,美國的「以消費推動經濟增長」概念蔓延全球,「大家都花錢,大家都發達」,各國政府信以為真,不斷鼓勵人民消費,為了刺激經濟增長,發達國家更加發明了「信用」,商家結合金融界推動消費主義,讓大家以為購物可以帶來快樂,又促進人們以借貸的金錢去購物,滿足無窮的慾望,結果全民負債,連政府也以借貸渡日,這是觸發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及近來的歐洲債務危機的基本原因之一,最近幾天美國政壇有關提高國債上限的激烈爭辯其實也是同一回事。
務虛的金融把務實的農業和工業拖垮,看來美國終於有人明白增加金錢供應,即是所謂量化寬鬆,誘使人民進一步消費去「推動經濟復甦」是行不通的,是死路一條。
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增長」,主要以本地生產總值(GDP)的上升來代表,但是不少研究顯示,往往人均GDP高的地區,人民反而相對不快樂,社區群體意下降,個人感覺比較孤獨無援,做人比較迷惘,總之就是與原來的期望相反,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並沒有帶來精神生活的改善,反而是貧富懸殊加劇,怨氣沸騰,社會愈趨不穩定。GDP顯示的所謂「繁榮」,沒有帶來個人心中的「安定」或者整體社會的「安定」。
從GDP數字看,香港是「發達地區」,我們面對的社會狀況跟美歐地區大致一樣,傳媒充斥著叫人花錢和借錢的廣告,經濟呆滯時政府帶頭鼓勵市民多花錢,但是現在連「大花筒」的美國也大呼「多儲蓄,少花錢,少借貸」,我們是否也要重新思考香港的前路?還要不斷鼓勵消費和大搞金融嗎?還是應該另闢蹊徑?
也許是時候想想:甚麼是「繁榮」?「繁榮」的真正目的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