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3月10日臧建和女士告別禮上的發言


四十年前某個早上,一位年輕母親推着香港小販常用的木頭車,帶着兩個糼童,從灣仔密集的樓宇群走到海邊的灣仔碼頭,開檔販賣山東家鄉的家常水餃。

臧建和女士就是這樣展開她的香港傳奇故事,現在大家知道這是「灣仔碼頭北京水餃」的起源,但是當日臧姑娘心中其實充滿無奈和恐懼,在走向碼頭的路上,她對自己講:「這條路走不成,真的就是走投無路」,不過看着身邊兩個小女兒,她義無反顧走完這條唯一的路,直到今天。


臧姑娘來自內地,因故滯留香港,為了供養孩子,一天三份工作,早上為病人打針(她在內地當看護),白天在食肆當粗工,晚上十一點洗電車,誰知工傷意外壞了身體,不能再這樣勞動,街邊賣水餃是最後一招。

在生命谷底的臧姑娘,因為第一批顧客一句「好好食啊」而找到生命的立足點,此後站穩在灣仔碼頭的大柱旁邊。雖然只是街邊檔,她以客為先,不斷調節產品去適應市場,又逐步增加種類,擴闊市場,需求增加時請其他婦女幫手,同時幫她們解決生活問題,臧姑娘勤奮之餘,持續自我提升,碰到機會時踏實地和有尊嚴地擁抱機會,成就了後來的企業。

我對臧姑娘的折服,在於她的愛心、堅毅、靭力、靈巧、謙遜。事業帶來財富,仍然保持着身為母親的愛心和對貧苦大眾的善心,上海設廠之初,她以為外國企業人員有學問、有經驗,只把精力聚焦餃子生產,沒有管太多其他,怎料與員工交談時發現他們面帶愁容,查問之下才知道餃子銷售量冬天多夏天少,主管為了賺到盡,夏天裁員,冬天才再招聘,為員工製造生活困難,臧姑娘感到很難過,敦促工廠取消這樣的安排,同時設計適合夏天的食物品種,開拓業務,身為企業主而為員工生活操心,當今世上十分難求。

臧姑娘低頭走向灣仔碼頭時,心中只有一念,要讓兩個小女兒讀好書,將來生活好些,賺錢不是目的,不過她自身的努力和靈巧、當時香港社會對外鄉人和小販的包容、香港城市生活的轉變、穩固的合約精神、健全的社會制度、中國改革開放、香港國際化城市提供的機會等等因素疊加起來,讓她意外地體現了一代之內脫貧的奇蹟,不過她說:「兩個女兒都讀到大學,能做個有用的人,這是我一生人最值得驕傲的事。」而最令她最窩心的是女兒一篇作文,臧姑娘說:「老師叫她寫媽媽,她寫了一篇《媽媽笑了》,說賣出第一碗餃子時,是我受傷後第一次笑,那篇作文還被老師貼堂!」

不少人視臧姑娘為香港的創業奇蹟,不過她的偉大在於為了兩個小女兒的未來,衝破所有障礙,甚麼都願幹,最終甚麼都能幹。說到底好媽媽是她的第一身份,我將會以這個認識懷念臧姑娘。

臧姑娘,走向灣仔碼頭時的心願已經完成,以後的路你就放心安靜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