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赤口一早與太太出門,準備行山,誰知在街上走不了二百步,太太突然「啊」一聲,然後蹣跚而行,腳高腳低,以為發生甚麼意外,低頭一看,她走過之處散佈黑色碎屑,原來一隻鞋的鞋邊爆裂,鞋底幾乎完全脫落,內裏的填塞物一瀉而出,無法再走,惟有回家換鞋,原本的行山計劃告吹。
幾年前我也經歷過同樣爆鞋事件(註1),不幸發生在山上,事後嘆息消費主義之惡,造鞋只顧「型」與「款」,鼓勵人們不斷買新鞋,而不願意生產結實耐用的好鞋,更有甚者,消費主義的荼毒竟然令大家接受了在山上「甩底」是「常見」和「正常」。
不過上次爆鞋尚可見到鞋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為行山者腳底提供有力支撐,今次所見腳底沒有結構,只有性質不明的填塞物墊在腳下,薄薄的鞋底與這些填塞物黏貼,這些黏貼物粉碎之後,鞋邊受力不堪負荷就爆了,於是「甩底」和黑屑散落一地。
有面無底,鞋帶比鞋底耐用,成何體統! |
令人氣結的是鞋面完整無缺,如今空有所謂Gortex功能也無用武之地,我們年青的時代鞋底比鞋帶耐用,經常要換鞋帶,現在鞋帶比鞋底耐用,這個世界似乎很荒謬!
消費品生產者為了自己賺錢,以「型」和「款」推動消費洪流,催眠平民人不斷買、買、買,結果工廠耗用大量能量,需要焚燒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結果搞出自行毀滅的鞋和人工製造的全球暖化和氣候變化,闖出影響人類生存的大禍。
大家也許不知道,香港人香港人把購物視為「嗜好」,屬於世界奇蹟,我們入口大量商品,製造它們時會在外地排放二氧化碳,原來我們需要負責的二氧化碳排放,六成在海外排放,香港因消費而在外地排放二氧化碳的總量世界排名第八,只輸給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七個大國,可謂「厲害」,十分恐怖(註2),內外合計,香港的總排放量達到全地球的二百五十分之一!
燃燒化石燃料產生能量去驅動工廠製造無數不耐用的消費品,是把太太的爛鞋聯繫到超暖農曆新年的關係,也把自行毀滅的鞋聯繫到氣候變化。
大局令人擔憂,不過幸好大局源於無數細微的「購買不需要的東西」決定,是一種「全球在地問題」(global local problem,簡稱glocal
problem),那麼解決的方法相對簡單,即是採用「全球在地解決方案」(glocal solution),需要全球無數人,即是現在流行的「任何人」,抗拒廣告荼毒,堅持只買需要的,只買耐用的,少丟「垃圾」,二氧化碳排放便會大幅減少,有助緩減氣候變化。
生活簡約,其實十分「有型」,而且做人煩惱少很多,又可以遏止危險氣候變化出現,大家一齊努力吧!
註1 《草雲居》 2017年1月18日:行山鞋魂斷吊燈籠 https://tiandiyouqing.blogspot.com/2017/01/blog-post_18.html
註2 《草雲居》 2016年3月29日:全球氣候暖化香港要負250分之一責任
https://tiandiyouqing.blogspot.com/2016/0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