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在四川西部巴塘的朱巴龍鄉,循318國道渡過金沙江進入西藏,前面是著名的橫斷山脈,包含一系列大致南北向的分支山脈,歷史上是往來四川和西藏之間交通的重大障礙。
圖1 四川巴塘至西藏八宿:跨越並行的三條大江
橫斷山脈的幾條分支,源自印度板塊向東的壓迫,在這一帶為地殼造成幾條南北走向的褶皺,高處是連綿山嶺,低處是三條從高原南下的大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江面狹窄,兩岸山坡陡峭,形成V型峽谷。
自巴塘西行,必須反覆爬上山嶺和走落河谷,幅度以千米計算,陡峭處車路要靠眾多之字型「髮夾彎」來回爬升,雖然現今工程技術比以往好,但是地質特點注定塌方和落石依然是等閒事,經常需要護路人員施工急修,加上長路漫漫,山路蜿蜒,幾百里路上交通意外無日無之,因此旅途遇上堵塞幾乎是必然的。
整天行走在大山大谷之間,最大的感應是:此處三江並流,間距只有五十公里 之譜,但是它們的入海處卻相距以千里計。
金沙江的滔滔江水南下雲南,在群山中左拐右彎,輾轉折向東流,成為長江主體,最終注入東海,接上太平洋。
瀾滄江南下雲南後沒有改變方向,在南部西雙版納進入老撾國境,易名湄公河 Mekong,繼續南下,穿過柬埔寨,最後在越南南方流入南海。
怒江同樣南下雲南,在西部保山進入緬甸國境,易名薩爾溫河 Salween,繼續南下,流入印度洋。
圖3 三條大江在西藏東部近距離平行流過
河口卻相距以千里計,更注入不同海洋
1:金沙江 2:瀾滄江 3:怒江
三條大江,在西藏東部基本上同一起點,但是往下走碰上一些如中下游的地形之類旳「偶然因素」,結果長江河口與湄公河口相距約三千公里 ,湄公河口與薩爾溫河口相距約一千公里 ,三條大江更注入不同的海洋:東海、南海和印度洋。
人生有點相似,中學同班同學在同一間學校接受同樣的教育,但是畢業後進入社會工作,各有際遇,結果大家的行業五花八門,大不相同。
河流與人生一樣,前行必須靠自身的努力,不過路途險阻無數,不能全部預知,惟有順勢而行,無需勉強,總有到達河口的一天,只是到時去到哪裏,就要看沿途努力和緣份的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