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感恩,關懷社會,捐款,「三分之一」


世上不少人在無力抗拒的情況下,陷入需要幫忙的處境,我們物質生活比較豐富的一群,受惠於社會,應該出力施以援手。


有些人相信自己的成就百分之一百,都是源於個人的聰明才智,以及個人的拼搏,跟整個社會無關,因此沒有必要做任何事回饋社會,這是錯誤得很的想法。讓我們想像一個處境:某位「成功人士」的智商 IQ、情緒商數 EQ、任何商數 XQ都很高,人又勤力,下世做人時,保留了所有的Q,但是出生在太平洋某個小島,人口只有一千,孩提時代沒有正規教育,少年時期沒有機會見識現代社會的運作,成年時期最遠去到小島的另外一邊,他有可能在小島變成比得上前世在香港時的「成功人士」嗎?答案不講自明,不可能!香港社會提供的背景條件不知不覺間給了「成功人士」巨大的助力,只不過他(她)得了益處而不自知而已。 


我們所有人,一生中都受恩於身邊無數人們,以及當代社會提供的種種機會,而社會的運作又建基於無數人默默的工作,在無數工種互相配合下,發揮協調增效作用 synergy,成就整個社會的順暢運作,我們才可以在穩定的背景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投人工作和建立事業,沒有人可以說成功「完全」是自己製造的。 


歲數愈長,我愈覺受恩於香港社會,因此退休後把能量灌注入廣義的教育工作,希望多些香港珍惜生命和地球資源,懂得欣賞自然與人生的美,跳出物質主義的包圍,生活簡樸而天天開心。演講、教學、寫書、寫網誌和臉書、支持綠色團體活動、參與慈善團體工作、就有關教育和自然保育的重大議題發聲等工作,令生活非常忙碌,甚至比上班還辛苦,但是心中有團火,做起事來自有動力,生活開心和充實。


擁有三塊錢,兩塊錢便足夠生活,可以捐一塊錢做善事嗎?

可惜人間不幸事情太多,一個人絕無可能直接幫助所有人,要幫更多的人,惟有捐出金錢,委託各有專注的慈善團體在前線辦事,退休時我給自己訂定目標,每年把退休金的30% 捐出,但是這不算甚麼,前任天文台台長李本瀅博士的捐款百分率更高,他把每個月退休金的一半捐去幫助有需要的人[1],他說:「其餘已足夠我基本生活了」,他又指出人生需要的只不過是「平穩簡單而充實的生活」。

前幾天填寫報稅表格,發覺2013-14年度的慈善捐款超過全年入息的三分一,超過當年定下的目標,十分開心,正如李本瀅博士所說,活在世上所需實在不多,個人財富多了,應持感恩之心,把財富用到社會上,幫助弱勢群體脫離貧困和厄運,尤其是幫助他們的子女得到良好教育,以知識改善生活,否則長期製造世襲和龐大的低教育、低收入、低社會地位的憤世嫉俗群體,會種下社會不穩定的禍根,最後對誰都沒有好處。 


鼓勵大家多關心香港社會基層的艱困,多捐款給慈善團體,為有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援助。多做善事,心中自會生起溫柔的愛意,人自然會開心得多,古語「為善最樂」是對人心的極佳觀察。


順便想問,個人財富數目名列香港前0.01%的人們,誰的每年慈善捐款達到收入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有誰知道嗎?  


1 2013年4月16日 明報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