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致教育局局長信件

據報章報導,教育局發言人拒絕評論1116我應教育局局長要求在網誌中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原因也許是公事上教育局沒有正式收到我的建議。

為了方便局方官員的工作,我今天郵寄了一封信給局長,希望取得回應。信件內容如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教育局局長

孫明揚先生

尊敬的孫先生:

根據傳媒報導, 1118閣下要求不願意減班的學校提出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案。由於英皇書院學校管理委員會內的校友代表在委員會會議裡表示了反對英皇書院減班的立場,因此我謹代表英皇書院同學會回應你的要求,並以一個持份者身份提出建議方案。

我們原本想提議「小班教學」,不過118的教育局新聞稿已經公開說了不可能。

1118閣下提出的是鼓勵更多合資格中學參與「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據官方新聞稿)我們的替代建議是「自願+自然減班」和把直資學校也納入整個計劃

前一部份的「自願+自然減班」概念源自最近我們跟一些辦學團體的交流,他們認為每間學校的情況都不同,有各種理由參加或不參加減班,所以計劃應該是「自願」的。另一方面,在現有的機制裡,如果津貼中學出現申請入讀中一的學生少於指定人數時,按教育署規定便不能批出撥款給學校開原來數目的班,即是原有機制包含減班的「自然」出現。

後面有關直資學校的部份源於兩點:(1) 教育局不斷強調要「共渡時艱」,(2)直資學校其實接受香港政府按照學生人數給予的數目不菲的津貼。既然收了政府公帑的津貼,就應該分擔香港教育界踫到的困難,沒有理由置身事外。

在這裡讓我順便清楚說明英皇書院校友的立場,我們多次向跟我們溝通的官員說過,我們支持以減班的方式去面對學生人數減少的現實,但是把政策時執行到官立中學時應該考慮各區各校的具體情況,不可以盲目「一刀切」把十六間有關官中綑綁在一起。考慮到西區的歷史情況,尤其是近年與英皇書院同等優秀的學校相繼轉為直資學校和收取高昂學費,大幅降低了基層家庭子弟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我們反對英皇書院納入減班的計劃。我們不是因為愛母校感情用事,而是因為認為教育有促進社會流動責任和不可以進一步減少西區基層家庭子弟得到優質教育的機會。

提到了直資學校,我們請求教育局解釋,為甚麼在減班這件事情上,從來沒有提過要直資學校參加?

如果沒有甚麼特殊原因,就請立即敦促直資中學共渡時艱,有他們的參與,一定程度上可以稍緩全港津貼中學因為學生減少帶來的壓力,貴局也不必硬性要求歷史悠久、校風良好、成績優秀的官立中學減班。

據了解政府規定十天之內必須回覆市民的來信,願望不久便收到閣下對我們的提議的回覆和有關直資學校問題的解答。

敬祝安好!

香港英皇書院同學會會長

林超英

201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