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共同總結向前,共建美好香港



過去幾星期,修訂逃犯條例在香港引起扣人心弦的變化起伏,百萬計的人遊行,金鐘出現大型衝突,動蕩令人擔心憂心,香港是我們的家,怎會變成這個樣子?以後怎麼走下去?

最近幾年,多次碰到青年人對我說香港絕望,甚至想移民,由於香港的物質生活在世上算是中上水平,很長時間我難以理解,為甚麼他們會生出窒息的感覺?多了交流,才漸漸感應到他們眼中的香港,既得利益者佔盡社會好處,教育幫不了脫貧,多勞並不多得,不少人「打散」沒有穩定崗位,只有日薪的零散工作)以致看不到人生有提升的階梯,眾多公共議題中(如喜帖街、高鐵、東北發展),他們的聲音重複地被忽視,他們的腦袋於是充滿無力感。

有人比喻他們為愈來愈乾燥的大堆柴木,一碰火花便會迸發爆炸性的火熖,修訂逃犯條例因緣巧合成為火花,觸發史無前例的動蕩,其實就算沒有修訂逃犯條例,始終會有其他偶發的因子成為炸彈的導火線。

也是這些年,我就一些公共議題發表意見,如郊野公園、第三條跑道、住屋問題、土地供應、人工島等,但是文章寫了之後,就像對着大樹說話,感覺不到甚麼效果,三跑在未來功用毫無保證下糊裡糊塗啟建了,政府在地產商牽制下,壓不住樓價又建不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廣廈千萬間」,違反普通常識的人工島又像火車頭般向前衝,愈來愈覺得香港社會困在落伍思維中不斷走下坡,很痛心但無能為力,我跟青年人一樣沮喪和鬱悶(雖然年初政府宣布不再向郊野公園要地建屋算是少許抒緩,可惜這個案例在香港大局之中似是例外多於主流)。

雖然痛心,我沒有仇恨或敵視不接受意見的官員,仍然相信大家生於斯,長於斯,以香港為家,愛護香港,珍惜香港的一切,不會壞心腸到想香港混亂、衰敗、墮落,只是他們受制於成長中累積的知識和經驗,遵循以前「行之有效」的管治概念,未察世局人情的變遷,又受到圍着他們轉的精英或財勢群體的無形影響,以致未能調整價值觀念和視角,未能貼近時代和基層, 未能因時制宜地變革政策和推行配合措施,解民之所困,急民之所急

出現這個情況原因很多,如:殖民地政府不培育本地政治人才,中國改革開放後香港「搵錢太易」以致思想凍結(「搵錢至上」、「經濟第一」、「地產最重要」),新自由主義盲目相信市場力量等,陷在舊價值觀念裏的官員絕不容易自覺被困,就算有所醒覺也不容易以小螺絲身份改變巨大機器的方向,我曾經在機器裏工作,對情況有點親身體會,因此理解現役官員的處境,不會視個別官員為敵人。

在反修例運動中,眾多香港人表達了熾熱的愛港之心,通過集會遊行竭力守護香港的獨特精神價值,成功阻截修訂逃犯條例也成為全體香港人很重要的自我認識課堂。基於「愛之深,責之切」,隨後出現了針對個別官員的抨擊和下台要求,甚至視他們如同寇讎,這也許是社會運動無可避免的成份,但是我擔心:做好香港需要全體港人團結努力,過度聚焦針對個別人,播下的仇恨種子會茁壯成長,社會內部互相猜忌和對抗加劇,分裂將會更激烈,香港再無進步的基礎可言

絕大部份香港人包括我在內,都希望香港好,願望大家諒解官員做決定時,實際上受制於時空大格局和個人經歷和見識,偶然會「好心做壞事」,但不會故意搞破壞,關鍵在發生錯誤後,促成他們深切反省,汲取教訓,及時調整價值觀念和視角,貼近時代和基層,因時制宜地變革政策和推行配合措施,這樣政府和社會才得以同步向前


經常講教育孩子需要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才能成長,原則也適用於政府和官員,如果凡有錯就撤換官員,最後只會剩下「不做不錯」的人,政府不會改變也不會進步,最終連累社會本身受苦 。為香港的美好未來籌劃,祈求大家採取積極導向思維,把能量集中在「事」之上,至於「人」則以匯合最大多數為目標,也讓出錯的官員戴罪立功

我誠懇敦促主要官員視今次事件為整體香港的學習機會主動聯繫民間社會,一起透過反省、交流、磋商、論證,找出動蕩的根源,然後重新出發,舉香港之力消除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同時以與時代形勢匹配的思維,共建美好香港

做好這件工作,社會才能從動蕩回歸穩定,政府作為香港的守護者,有責任牽頭採取行動,不要再讓民間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