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英皇書院減班事件進展

過去幾星期報章上沒有甚麼有關新聞,但是教育局做了一些工作。

首先教育局對英皇書院眾多舊生的去信,採取了拖延回覆的策略,換取時間。我要求教育局解釋為甚麼直資學校不用減班的問題,至今未見回信教育局對直資中學的寛鬆和對官立中學的嚴酷,厚此薄彼的對比是強烈而不可理喻的

教育局把換來的時間,用來推動其他官中的學校管理委員會同意減班,據報章報導,十六間有五班中一的官中已經有十四間同意了減班,剩下英皇和位於西九龍以非華裔學生佔多數的嘉道理未有通過。

16的中西區區議會會議,將會討論官中減班的問題,焦點當然是位於中西區的英皇書院。最近幾天,教育局高層親自去電提出議題的區議員進行游說,主要論據始終是「大局為重」和「其他官校已經同意」等,避開英皇書院位於基層家庭眾多的西區這個特殊因素。

在這個議題上,讓我在以前網誌文章的基礎上增添一些討論內容。

有一些數據很能說明情況,英皇書院是位於港島唯一服務中西區、南區和離島區的官立中學,根據2006年中期人口調查,此三區總人口是66萬人(離島區有一間長洲官立中學)。同期東區和灣仔區的總人口是74萬人,但該兩區卻共有七間官立中學,即皇仁書院、鄧兆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金文泰中學、筲箕灣官立中學、筲箕灣東官立中學、何東中學和庇利羅士女子中學。對比之下,英皇書院對區內學童的承擔,顯然是數倍於東區和灣仔區的官立中學,因此一刀切要求英皇書院跟隨其他官中減班是罔顧各區個別情況的不合理措施,是對中西區的不公平。

中西區男生還要面對一個特殊的問題。除了歷史相對悠久的官中如英皇書院,「傳統名校」一般指所謂「補助中學」(通常歷史比較悠久,有別於大多數的「津貼中學」),在中西區有:

1. 聖保羅書院 (直資)

2. 聖保羅男女中學 (直資)

3. 聖若瑟書院 (有直屬小學)

4. 聖嘉勒女書院

5. 英華女學校

6.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顯而易見女生有多很多的選擇,基層家庭的男生不能進入直資學校的話則祇有兩個選擇:英皇書院和聖若瑟書院,但是後者有直屬小學,學位優先配給直屬小學的學生(中一有五班,小六有八班),外人入學難度極高,因此英皇書院是本區基層家庭男生進入「傳統名校」接受由歷史形成優良學風薰陶的唯一希望。強要把英皇書院的中一學額減少是對基層家庭同學尤其是男生的重大打擊,是把男女生升學機會的不平衡進一步放大,因此是絕不可以接受的。
最後一點,已知津貼中學並不是全部參與減班計劃, 舉例說,118星島日報報導,「一條龍」中學由於必須取錄全部「接龍」小學生,部份津貼中學由於「接龍」小六級班數多於或等於中一級班數,是不可能減少中一級班數的。既然津中也不是全部參與減班計劃,則教育局沒有理由苦苦相逼全部官中參與如今十六間官中已有十四家參加了,教育局已經對津貼中學群體有所交待,再糾纏要求英皇書院減班,實際上變成了意氣之爭,是浪費政府高級官員能量和沒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