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因陸恭蕙而起的話題

 
夏天放了個多月的悠長假期,返港後腦袋停留在「待機」狀態,沒有接上香港的種種變化,最近報章報導陸恭蕙女士出任環境局副局長,才把我拉回香港的現實。

女士和黃錦星局長,兩位都是愛護環境和身體力行的典範,從掌管環境的人事布局來看,香港的自然環境和人居環境,從來沒有比今天更有希望,但是很意外,有人因為女士以前任職的智庫「思匯」接受過電力公司贊助,提出了很負面的說法,甚至隱晦地點出女士需要下台,甚麼時候香港人變得祇看負面不看正面?

女士出任副局長時,即時辭去「思匯」的職位,斬了與智庫的關係,正如董建華先生當年出任行政長官時斷了與家族企業的聯繫一樣,正面處理了潛在利益衝突的事情。此外,正因為她研究過電力課題,可以是政府將來與電力公司較勁時的知識資產,這不是好事嗎?

暑假在北大西洋的自然懷抱中度過,感到天地間的正道,是無數因子的互相配合與融和,心情十分舒暢,可惜回到香港這個特殊的人世間,立即被無數的予盾和衝突包圍,一切均為負面和消極,但覺鬱悶難抒,難怪一有長假期香港人都往外跑,因為他們覺得外地任何一處地方都比香港好,是以腳表示對香港現實情況的不滿,這不是好現象啊。

願望香港人多從正面角度看香港,並主動地以自己的力量,投入建設美好香港的艱巨工程。

以下是我在一位朋友的臉書中與另一位臉書朋友的對話,供大家參考。

FB朋友: 如果陸恭蕙她是與兩電談判的大旗手,她最好早早交待由她主事的 Civic Exchange與兩電的關係和接受過多少贊助。不少港人不信任思歪是事實,但我相信香港市民並沒有因此而生出一種辟好 喜見 "新官上場即落場"。自己做媒睇[],醜聞都睇都[[到]眼寃!

林: 沒有人入廚房,怎會有飯吃?總不成把所有人攔在廚房外,然後等飯從天上掉下來。香港是我們的家園,需要我們一起耕耘,願大家一起匯聚正能量,存護我們美麗的自然,生生不息。

FB朋友:不反對任何有志者加入熱廚房或煉獄,但必須釐清潛在利益衝突。

林:  身體有缺憾的人我們社會會方便他,入過黑社會的人我們社會會給他們機會洗底,犯過罪的人我們社會會創造機會給他們更生,人類社會的重大特徵是包容,一點包容都沒有的社群很快便崩塌碎散。社會有誰認為自己此生從沒有犯過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是不是所有人都不可以加入政府?誰來做眾人的事?

林: 還有一點,祇要是努力過以行動服務社會的人,不可能在深山修煉,總會跟社會上眾多人和團體來往,總會與眾多人和團體對話,保持溝通,交流互動,一定有千絲萬縷的人脈關係,一定存在無數的「潛在利益衝突」(批評者可隨意定義),那麼祇要有「存在利益衝突」就不能參加政府,誰來參加政府?還有誰做為眾人好的實事? 難道祇有隱士才可以參加政府? 請尊重有心做眾人的事的人,他們大都已經有安樂茶飯,無須憂柴憂米,黃錦星和陸恭蕙就是例子,加入政府是攞苦來辛,祇是心中有一團火,希望出一點力,把香港搞好一些,為甚麼不給一些掌聲?

林: 為甚麼不可以給一些配合和支持?有心人都嚇怕了不參加政府,對誰有好處?

FB朋友: 必須要重申,我並非不同意陸恭蕙出任副局長。從不否定她對本港環保有所貢獻。我亦不是說曾服務商界的人就不能從政或加入政府服務市民,但,大家應該知道,加任政府出任重要職位都要通過品格審查,這證明,不論你多有心,但品格必須附[]合政府和公眾期望,這正是品格審查存在的意義。董建華上任之時,亦曾公開交待如何處理家族企業和出任行政長官後於家族事業的角色,以釋除公眾疑慮,這是負責任的做法。

FB朋友: 現在公眾的疑慮是陸恭蕙與中電之間有過的關係會否響她日後出任副局長的工作。相信她本人應該通過品格審查才接受委任,那如果是坦蕩的,為何不可向公眾有明確交待呢? 為何要給大眾有這個問號而影響市民對她的信心呢? 作為傳媒一份子,我並不享受每天看那些高官醜聞狼狽下台。正如先生所講,這對市民有什麽好處呢? 一點都沒有。

FB朋友: 若要等到事情再發酵,真的假的所謂醜聞滿天飛,再加以炒作,到其時政府才出招或交待,事情就會變成 crisis management。為何要把事情搞到那個地步呢? 為何不可及早處理交待呢? 更進一步,為何要令有心人,有心做眾人之事的人最後可能變成罪人呢?

林: 既然你有想法,建議直接寫封信給女士,教她應該怎樣做,不就可以嗎?我跟黃錦星和陸恭蕙都談不上熟落,沒有需要維護他們,祇是覺得香港人偏多負面和消極,對熱心眾人福祉的人們不公平,不吐不快。此段討論就此打住,不再多言。(完)